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高平河西镇一古庙发现抗战时期报纸

高平河西镇一古庙发现抗战时期报纸

发布时间:2021-4-21 13:24:34   点击数:
北京皲裂医院网站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2/8583208.html

距今已有70多年历史,本地新闻国内外要闻都能看到

“敌汽艇在荆河脑碰水雷炸沉一艘”“此次上海战役毙敌达万人”……

最近,高平市河西镇下庄村村民在村内玉皇庙的墙上,发现数份《抗战导报》《抗战画报》,距今分别已有77年、76年的历史。报纸上刊登着多篇直接反映当年中国人民抗战的新闻。

玉皇庙内墙上发现70多年前的抗战报纸

“村里的玉皇庙内,墙上张贴着几张70多年前的《抗战导报》。”6月11日上午,在高平市河西镇下庄村的玉皇庙,66岁的村民郭东旺对记者说:“我收拾卫生时,发现了墙上的报纸,就是不知道是否有价值。”

据村民介绍,玉皇庙以前是村里的仓库。十几年前,设在玉皇庙的仓库腾空后,郭东旺就自愿开始守护起玉皇庙。最近,他在庙内地藏王殿的二楼打扫卫生时,将堆放在墙边的杂物收拾一空,发现了张贴墙上的报纸。

真实再现晋察冀边区军民抗战的悲壮历史

从现存的四张《抗战导报》的版面看,一版为“国内外要闻”;二版为“本县新闻”,还设有“法令专刊”“街头黑板”等栏目,中缝是“遗失声明”“寻人启事”等实用信息。

“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九日第四二号”《抗战导报》一版刊登的国内外要闻是:“此次上海战役毙敌达万人”,讯头是“香港六日电”;而“英援华运动协会设圣诞节并发宣言恳请各界慷慨认捐”一文,讯头则是“伦敦七日路透电”。从这些讯头似乎可以看出,在当时通讯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一张地方小报能与外界保持信息畅通,实属不易。

“鄂北我军大有进展,我生力军克服随县”“晋北敌后临汾增援,河津敌有援龙门企图”“五台战事转趋沉寂”……由于版面有限,而印刷字体较大,许多新闻几乎都是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新闻”。即使是现在阅读,仍可从中了解到当年抗战前线的最新战况。

“增加抗敌力量,好赌的同胞们赶紧醒悟吧”。在“本县新闻”中,这条新闻尤为引人注目。原来,为了全身心投入抗击日军的侵略战争中,高平县政府规劝有赌博恶习者戒赌,积极投身抗日。

张贴《抗战导报》的同面墙的右上方,还张贴着十张四开四版的《抗战画报》。其中两期《抗战画报》字迹非常清晰,日期分别为“民国二十八年(年)二月二十六日”“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抗战画报》是由高平县抗战导报社出版,与《抗战导报》类似,报头下方横排有“经中华邮政冀记认为第一类新闻纸类”字样非常清晰。

《抗战画报》上有“高平县军政民联欢大会”“敌军能动员的海陆空”“土肥原三诱吴玉帅”以及日军逼近我军阵地、我军战士跃起准备与敌军拼刺刀的一瞬间的画面,从中即可领略当年抗战的风云变幻,也能体会到我抗日战士的勇敢顽强,真实地再现了晋察冀边区军民抗战的悲壮历史,具有很好的史料价值。

记者查阅年由晋城市委、市政府编纂出版的《晋城历史文化丛书·革命烽火》一书,从中看到了“高平牺盟会办了《抗战导报》”。尽管只有简单一句话,却证实了《抗战导报》在当时抗战中的地位。

“牺盟县长”参与创办

记者在《抗战导报》报头的左边,意外发现“怀奇”二字。经专家指点,“怀奇”很可能与当时的高平县县长、共产党员薄怀奇有关。

经查阅史料得知,薄怀奇生于年,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年7月,薄怀奇任高平县县长。在任期间,薄怀奇积极宣传抗日,号召全县百姓拥军参军、捐粮捐款,支援抗日前线,人们称他为“牺盟县长”。

薄怀奇的抗日热情,从他支持创办的《抗战导报》上得以体现。在“民国十二月十三日,第四四期”《抗战导报》第二版上的“街头黑板”栏目中写道:“老百姓是抗战中的主力军,所以我们老百姓想过安稳日子,只有一起团结起来和鬼子拼命才行。”这一观点,与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抗击日寇是完全一致的。

虽然发现了珍贵的史料,但下庄村村民也发了愁:这些《抗战导报》《抗战画报》对研究70多年前的抗战历史有很大的史料价值,但由于报纸张贴在墙壁上,如何完整地将其内容保存下来传给后人,无疑是道难题。

据《山西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122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