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品牌 > 诗眼睛理论园地唐晋迎着黄河的崇高无哲

诗眼睛理论园地唐晋迎着黄河的崇高无哲

发布时间:2021-1-9 17:02:41   点击数:
白癜风能遗传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2225.html

唐晋,诗人,作家,著有作品多部。《山西文学》“诗歌”专栏特约主持人。

迎着黄河的崇高

——无哲的诗时代

唐晋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山西诗歌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随着文化市场的解冻复苏,越来越多的西方哲学、文学理论及其广泛的作品文本被推介进来,诗歌方面像意象派、自白派、后现代主义等等通过大量的翻译出版物,为深处内陆的山西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们打开了令人炫目的新世界。传统写作与新思维的碰撞结合,促使更多的诗人振作起来,形成集体,形成流派,创作出大量具有时代意义的先锋性较强的诗作,引起诗坛瞩目。其中有依托大学校园成立的北国诗社,年推出《北国》诗刊创刊号;有结合校园诗人和其他行业诗人组成的地域性诗派超超主义,年起,先后推出诗刊《黑眼睛》、《超超》和《坚定》;有由一些独立诗人组合形成的黄河诗派;有以报刊编辑为主结合基层热爱诗创作的团干形成的太原诗群,年起依次推出《旭河诗报》、《东方诗人》等。而由无哲等人年创办的世纪风诗歌社团,则突出了一个域地非常专一的特色。就是这样一个以河津山西铝厂为组织、活动核心的民间诗歌创作团体,曾主编出版民刊《世纪风》诗报、诗刊多达45期,在当时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年时,又出过《世纪风》春卷彩印单行本。

一个民间诗报、诗刊坚持出版45期是一个什么概念?

名重一时的《北国》诗刊先后出版了两期,创刊号印制精美,放到当时的图书设计印刷里也是一流。第二期在印制上要差一些。这两期《北国》当时就洛阳纸贵,如今存世极少,更是难求一藏。超超主义前后三种诗刊,皆为油印,所出未能超过二十期。《旭河诗报》出版了两期,《东方诗人》出版了三期。以我所经办的《东方诗人》为例,第一期和第二期均为八开四版,激光照排、轻印刷,第三期激光照排轮转滚筒印刷。每期五百份。前后三期所费近两千元。我当时的工资每月七八十元,第一期通过个人关系找某广告公司拉赞助解决,第二期之后就只能拖欠。之间也有个别省内外诗友十元二十元地捐助,也仅仅应付了邮费。

发表交流阵地的消失,在当时几乎可以证明一个团体或流派走向解体。事实如此,绝大多数诗人转向个人写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人甚至停止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因此,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仍能如期收到无哲寄来的《世纪风》时,内心的感佩不言而喻。《世纪风》最初是四开大报,后来变成刊物。我这里不去想无哲他们是怎样解决出版资金问题的,这样的坚持换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其意义非凡。这个较长的跨度直接造成无哲团体与网络的早早接驳。

年,无哲在山西河津创立无极主义诗歌流派,同时《世纪风》创刊。“在当时的山西铝厂,仅两万人的大厂,要诞生一个无极主义诗歌流派,是极其胆大的。”(无哲语)年2月,《诗歌报》举办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集团显示”中,推出无哲所创诗歌流派“无极主义”,当时成员主要有无晴、无休、东文、荒原和唯智等。关于这个事件,无哲在一篇文章里回忆道:“无极主义诗派的辉煌是入选《诗歌报》中国当代实验诗集团显示。当时《诗歌报》只在全国选取了60家诗歌流派,山西的五六个流派中只入选两个流派,一个是无极主义,另一个就是超超主义诗歌流派。当时《诗歌报》节选了无极主义艺术自释,发表了无极主义的代表诗人无哲的诗歌《随意性》。此后,无极主义由于成员流失,便成为历史。现在谈无极主义的复活可能没有意义,只有纪念意义可言。创作的个性化张扬已决定当初的出发点再不可能实现,如果复活,只能做为一个诗歌群体的代名词,而不再做为一个诗歌流派的名词。纵观当代诗歌发展,无极主义诗歌流派只做为当时中国诗歌繁荣的见证之一,无极主义于年12月15日在《世纪风》进行的无极主义诗展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无极主义诗派的诞生,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年筹建的山西铝厂,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年开工建设,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年开工,年建成投产。一期、二期共投资50.17亿元,累计形成了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成为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当时的无哲任职铝厂报,随着工厂建设的飞速发展,诗人的胸怀不可避免地阔大起来。工作之余,在向全国宣传山西铝厂的同时,他开始鼓动自己的诗情,创作出组诗《迎着黄河的崇高》、长诗《高更的大溪地》等等一系列具有不凡气象的作品。借编辑便利,他把身边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们聚集到一起,不定期地进行交流、探讨,逐渐形成创作方向共识。而工厂的建设周期,恰好成为无哲诗歌创作及活动的第一阶段。

在谈到自己早期作品时,无哲认为,“主要是至五年间作品,追求大气豪放,但内容上过于感性,不够内敛。”那个时代,工作激情与创作激情交织互动,各种全新思维的了解、吸收,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创作里较为普遍。年至年,也是山西大多数六零后诗人的创作黄金期,他们年轻,相对独立自由,热情澎湃,精力旺盛,在诗作的涌现过程中很少有受挫感。对意象的推重是当时创作的一个主要倾向,因而作品中的过度阐释成为回过头来看到的重大问题。这一阶段,无哲创作了一大批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相关的诗作,如《迎着黄河的崇高》、《水意歌手》、《黄河风》、《高原古都河》等等。这批诗作厚重、灵动,激情洋溢,代表着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高更的大溪地》实现了诗人与画家的精神同构,意境广远,不可多得。我想起一次在河津渡口附近与无哲的交谈,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无哲反复提到的一个词:颤栗。这种强烈的感受来自他面对黄河时的某个刹那。我相信,正是颤栗促成了他灵与肉向黄河之诗的彻底交付。

黄河是无哲诗歌恒久的主题。诗人不仅描述黄河的气势和精神摄取,他还不吝笔墨地抒发自己对黄河文化的景仰之情,《陌生的禹门》便是其中之一。我在当代山西诗歌百读里曾经解读过这首诗,从诗学的角度看去,它的本相性远远大于记载性,它恰到好处地将诗人的表现力、诗人的气质、诗人自我中的疑虑和规则、诗人内在的“颤栗”,与禹门图像传达出的一种被神话和现实镂织而成的“虚景”统一起来,成就了诗人“陌生”这一隐喻(参见百读)

年对于无哲相对重要,这一年他参加了山西诗人采风团的活动,影响力开始传播。很快,他的作品荣获了《诗神》杂志主办的“诗神杯全国短诗大赛”优秀奖。年夏天,我与诗人寒晖坐了一夜火车,到河津与无极主义诗人们相聚。我们围绕诗歌的语言、技术、立意等方面彻夜长谈,这些探讨一直延续着,直到在年最终形成无哲的诗歌观念:

“现在好诗有八个要素:一是诗歌要有好的立意,诗意要有现实的意味,如果是小我,也要见到大我的存在,这是引发读者共鸣的前提条件;二是诗的语言要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要具备现时代各层次读者欣赏的层面,当然不是主张要把诗写成白话,不脱离诗学的本真;三是诗歌要有内在美,这种美要体现美学和音乐的意义,强调美与节奏感;四是诗歌最好要有哲学意义的支撑,这是生活的需要,而非哲学意义上的虚伪;五是诗歌要先让别人读懂,让人看后摸不着头脑的诗不要拿出来示众;六是诗歌要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任何空泛都是无意义的;七是如果可能,要有大气的一面,正直的一面,率真的一面,强调正直,这是诗品对人品的辉映;八是诗歌要体现诗人的正确心态与个性,诗歌没有特性,等于诗人没有个性,这是考量诗歌是否有特色的重要环节之一。”

年至年是无哲诗歌创作及活动的第二阶段。五年期间,他的作品不多。事实上,这个时间段里,山西其他六零后诗人,也几乎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一些诗人从所在地来到省城,租房,找工作,打拼。一些诗人在工作中寻求机遇,不断转换位置。还有一些诗人尝试别的文体创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大约这个时候,无哲已经到了检修分厂,深入车间。作为诗人,无哲身上较强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全新的环境里自然体现。他曾经说过:“我生活在社会的基层,虽是企业中的芝麻官,但平日往来最多的朋友普通人占大多数,与更多的普通人做朋友,使我能直接见到听到闻到底层的喧哗。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及认知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便是我诗歌的底火,也是目前我追求低生活的创作态度。因为有了这种创作心态,曾经有一个时期,随处可以发现诗意,发现生活中诗意呈现可表达性的存在,这是生活多样化的美妙之处,真正的诗,源于生活。这些是我内在性格善良、为人宽容大度所决定的,注定了要开拓与巩固诗歌创作的低视角,为这种努力,我将向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不懈掘进。”

年,无哲与东文等创办世纪风创作室,并建立了世纪风文学网站,由此成为山西诗歌界乃至文学界较早接触网络者之一。不久,无哲出任诗歌报论坛副站长,主管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pp/113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