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内容 > 我们希望能通过民歌让大家了解山西

我们希望能通过民歌让大家了解山西

发布时间:2016-3-8 21:12:12   点击数:
绛州鼓乐的传承采取了口传身授,虽然近代一些乡村的锣鼓队已有口念谱或工尺谱,但是其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凭受传人耳濡目染,心领神会

在展会现场一隅,桃木现场雕刻表演引来市民阵阵惊叹山西芮城县桃木雕刻艺人李艳军坐在展位上现场雕刻,材质细腻的桃木被李艳军打磨得光滑发亮,刻刀在他手中不停地变换方向、调整力度,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图案

“哟,山西面食花样多,没想到能这么有艺术感!“在活动现场,在山西面艺表演者拉出极细龙须面时,场下一片惊叹

本报向市民免费发放山西品牌中华行特刊

扫码抢特价冠云平遥牛肉真抢手

绛州锣鼓鼓乐经典演绎震撼

李艳军说,永乐桃木雕刻是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的传统手工艺,最早沿袭桃木剑雕刻技法桃木在人们传统观念山西晚报电子版在线中有辟邪镇宅的功能,故此常被用做辟邪之物,历史悠久艺人的雕刻技艺必须十分娴熟,采用雕、镂、镌、刻、镶、嵌、剔、轧等技法,可以衍生出轮、螺、伞、盖、莲、罐、鱼、肠“八吉祥”图形和吉祥物桃木不易裂缝,越用越光亮,最为吸引人

16日10时,印有冠云平遥牛肉二维码的易拉宝前已经排满了人天津市民周阿姨九点半乘大巴来到会场,特意来山西展区看看“在我们天津的报纸上看到有山西老字号参展,就决定一定要来看看山西的特产好啊,之前去山西旅游过,带回来的平遥牛肉大家都爱吃”周女士说,她这次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街坊邻居尝过鲜的都让周女士带两袋儿“来了发现还有扫码优惠活动,感觉好幸运”

山西知名艺人吴佰锁说,“我从小就喜欢木版年画,喜山西晚报网欢它厚重的色彩和古朴的线条平阳木版年画来自山西省新绛县,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年印制数量可达十余万份后来,关注年画的人越来越少,但我却对此很痴迷近二十年里,我四处收购搜寻,共收集了各个时期的老木版400多块,老年画300多张“

“一块木版在彻底磨损前,可以印一万份年画,”吴佰锁介绍说,“利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颜料也可以让年画保存百年不褪色”

5月16日,山西品牌中华行天津站活动进入第二天在展会现场,来自山西的团队穿插进行了独具山西特色的民歌、民乐表演、唢呐表演,以及平阳木版年画、桃木雕刻、平遥推光漆器等非遗展示,向参会者全方位展示山西的本土特色文化,受到了广泛好评

山西省歌舞剧院表演者介绍,绛州鼓乐泛指流行于山西新绛县的锣鼓山西晚报网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世界的鼓乐在中国,中国的鼓乐在山西,山西的鼓乐在绛州

悠扬、古朴的山西调调,映衬着现场的红灯笼、红地毯、灰墙黑瓦装饰墙,让参观者犹如走进“山西古城”“每次在品牌行活动中,我们都会有民歌演出我们希望能通过民歌让大家了解山西,爱上山西,爱上山西的好产品”活动主办方告诉记者“山西民歌有着很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地方味道如果说从视觉上是欣赏山西古朴的建筑,从味觉上是品尝山西的美食,那么,从听觉上,山西民歌直接就把我们拉回到山西的黄土高原上,好似真正感受到山西的感觉了”表演者在活动现场感慨道

他说,因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不容乐观,存山西晚报广告部电话在优质原材料短缺、优秀雕刻人才稀少、制作雕刻工具的能工巧匠严重匮乏等问题,极易中断传承,李艳军希望通过展示让更多人关注桃木雕刻,并将其代代传承下去

桃木雕刻精美雕工引来惊叹

山西民歌悠扬歌声场内回响

面艺表演引起众人围观

木版年画展台周围水泄不通

山西民歌演唱表演

“我想要一张‘清官于成龙’年画”“这‘关公’年画真是栩栩如生啊!”展会首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晋民间绝技展示区域内,山西工美集团带来的山西新绛县平阳木版年画展台前格外火爆,被来参会的当地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悠扬深情的山西民歌回响在山西品牌中华行的现场在山西品牌中华行的活动中,来自华夏之根表演艺术团的两位歌手分别为来山西山西晚报电子版阅读展区的市民们演唱《走西口》《想亲亲》《桃花红杏花白》等山西民歌

鼓乐声震全场铿锵有力的鼓点由远及近、由疏及密,刚劲奔放的节奏炽烈洒脱、振奋人心……绛州鼓乐呈现出的一个前所未有、血脉贲张的情感世界,让观众从威武豪放、深沉激越的鼓声中领略了激荡的生命力和人性的奔放演奏者既是受传人,又是传徒人,这个由受传到传徒的过程,便是一个新的约定俗成——以古老的传统,演绎出今朝的震撼

据悉,作为中国民间鼓乐的优秀典范,民族打击乐的杰出代表,绛州鼓乐于2002年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的“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数据库;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木版年画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

“我们定为每天山西晚报广告200袋,定时抢购,但每次活动刚开始,就有十多位市民围了过来,开始争先扫码”冠云平遥牛肉的现场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来参观的市民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中不少人都不会使用微信,现场的工作人员便引导大家,一步一步操作“山西人真热情,老字号好,人更好!”人们一致称赞!

本报5月16日讯(记者 郭佶欣)16日,艳阳高照,山西品牌中华行(天津站)活动进入第二天,恰逢周末,冠云平遥牛肉在现场举办的“扫码抢特价”优惠活动持续升温,据现场统计,每天现场定额抢购的200袋平遥牛肉均销售一空,受到天津市民的热捧“扫码抢特价”是冠云平遥牛肉特别为此次天津站活动设计的,参观展览的市民只要在活动时间扫描微信二维码,原价35元的平遥牛肉便可立减15元,如此大的让利,很山西晚报快引起了参观市民的兴趣,大家排队在二维码前,争先扫码

来自山西歌舞剧院的8位演员演奏的绛州锣鼓,不断将展会现场气氛嗨到极致

山西面艺超炫表演征服观众

○相关

本报记者 张磊

越深入了解木版文化,吴佰锁越是被木版年画的历史感和形式美所吸引,他自己开办了年画社,与妻子、弟弟、弟媳一起利用收集到的老木版,重新印制年画怀着对木版年画的痴迷,吴佰锁让那些原本散落在乡间地头成为井盖灶板的木版重新焕发生机看到现场对年画热情爆棚的消费者,吴佰锁说,“我感觉到这种传统文化形式重新焕发了活力”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寇宁

主席台上,面艺表演者拿着一块和好的面团表演“一根面”表演者魔术般地挥舞手中不断被拉长的面条,面条越来越长,却薄山西晚报广告代理而不断,现场观者纷纷叫好随后,面点师傅带着5斤的生面团上场,开始扯面条解说员介绍:“一般来说,山西拉面对抻六七次就可以下锅煮了,对抻八九次就是龙须面,而此次,师傅要对抻14次,面条细到无法水煮,只能炸着做“一窝酥”点心“解说员话音刚落,面点师傅手中的一团面很快已变成了16384根细如发丝的面条拉出一撮面条从末端点燃,火苗不断上蹿犹如烟花一般,场面十分震撼“天津人口味是典型的华北地区口味,也很喜欢吃面,喜欢吃面的人非常向往山西正宗拉面我们这儿只有兰州拉面、马兰拉面等快捷连锁店,没想到山西拉面比兰州拉面要精细得多”市民王女士拿起一根细如发丝的拉面连声称赞

几位当地市民对永乐桃木雕刻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李建军介绍山西晚报广告报价起了它的历史,“桃木雕刻由于表现的是道教文化与民间习俗,故以吕洞宾故里芮城县永乐镇最具特色目前桃木雕刻辟邪制品在山西、山东、河北等省亦有生产,而最具道教文化内涵与桃木雕刻文化底蕴,且技艺传承谱系清晰的当数芮城永乐镇”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百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nr/1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