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历史 > 熊孩子玩网游父母1万多元血汗钱被骗走

熊孩子玩网游父母1万多元血汗钱被骗走

发布时间:2023-3-18 18:02:04   点击数: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

打着“免费”的旗号,利用小学生单纯的思维,以及在玩游戏方面不能或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借用或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8月25日,晋城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提醒,暑期临近尾声,针对“熊孩子”网游诈骗进入高发期,目前已有孩子被骗金额达到元。

近日,晋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受害人陈某来电,称自己8岁的孩子用自己手机在玩“迷你世界”游戏时,看到“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便通过广告上面的QQ号添加了骗子为好友。在骗子的诱骗下,陈某孩子根据对方提示扫描   

此类诈骗手法中,骗子利用了孩子单纯、贪心、善良、亲情、恐惧等多种人性的弱点,只要稍加修改,就算是成年人也难以防范。

具体行骗手法通常分为5步。

第一步:抛出“免费”诱饵。暑假临近尾声,在孩子完成暑假作业的同时,多数家长都不会拒绝孩子提出想玩手机游戏的要求。此时,骗子在网上大量发布“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信息,很多孩子对此诱惑,可以说是毫无抵抗力。

第二步:“教唆孩子说谎”。行骗初期,骗子会教唆孩子如何去向父母借手机,有的甚至连怎么称呼、用什么口气、借手机的理由等等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第三步:“耐心的教导”。在借来父母的手机后,骗子会告诉孩子如何操作两部手机,如何一步一步完成转账操作。

第四步:“威逼利诱”。完成上述三步后,骗子会威胁孩子如果不按照指导操作或者中途退出,那么将会导致家长的账号被封号,那结果不言而喻,面临的肯定是父母的一顿打骂。骗子的一番说辞,让很多小孩子不得不言听计从。

第五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而不愿意继续操作的时候,骗子会立即升级威胁力度,抛出“家长将会坐牢”的说法。这种“严重”的后果,会使孩子的情绪进入慌乱之中,被迫继续接受任何指令,完成包括刷脸、修改密码、转账、购买点卡等操作,最终将父母手机里的钱转入骗子口袋。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实习生 王思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ls/1536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