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理念 > 逃离喧嚣的尘世

逃离喧嚣的尘世

发布时间:2016-3-18 11:15:52   点击数:
记者从五一广场一直往北,走进沿线的街街巷巷,寻找百余年来近代山西的点滴记忆

山西大学堂创办于1902年,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一起开创近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先河,其创立之初分设中学专斋、西学专斋,中斋承旧制,西斋采西法,最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让同一个学堂不同的学生,用各自的眼光审视着对方,然而,山西大学堂坚守“登崇俊良”的办学理念,以一校两制、以新化旧、会通中西等办学特色和教学实践,消弭了文化的冲突,逐渐走向融合

五一路的北段,有一座古朴典雅的院落院落的大门灰砖造砌,造型独特,走进院落,正对面就是办公楼,为二层“券廊式”建筑,前檐带廊,青砖墙体,黑色立柱——作为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山西晚报电子版阅读馆的主要陈列区域,展示了学校的校史、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发展历史等3月12日下午,虽然已是接近闭馆时间,但来此参观和学习的人依然不在少数“国民师范的原状要比现在大得多”据工作人员介绍,如今的纪念馆只是国民师范的一部分,五一路沿着办公楼的西侧纵贯南北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全省小学教师的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公顷,校舍890余间,以大门(复原)、礼堂(毁于战火)、办公楼、录事室为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图书馆、学生宿舍等从一楼陈列的原状模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学校的建筑群整齐划一、排列严谨、风格统一,给人一种强烈的“兵营式”感觉学校每年要在各县招生1200余人,曾以规模最大、设备最全、人数最多立于山西晚报广告刊登省城太原此外,国民师范注重对学生的实用工艺教育、率先发展职业教育,被列为全省兴办职业教育的规范者“这里是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工作人员介绍了国民师范在山西革命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走上革命道路这里,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革命活动的基地之一,也是牺盟会和山西新军的策源地

开创近代大学教育先河

上午,疾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很快太原城就沉积在漫天的雪花中徘徊于五一广场,地上的雪花肆意地在脚边游走,猛抬头,迷蒙中,仿佛又看到那座宏伟的城门,仿山西晚报广告电话佛又回到了100多年的那个拂晓——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军誓师起义讨伐满清王朝,趁着微露的晨光,打开承恩门攻入太原城,开启了山西近代化进程的闸门,辛亥革命胜利后,承恩门亦更名首义门新中国成立初年,首义门被拆除,原址就成了五一广场

《山西文史资料全编》 《中国近代大学创立和发展的路径: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的考察》 《山西历史文化丛书·山西大学堂》 《太原工业百年回眸·上编》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志》

川至医专为山西医疗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聚焦山西 综合编辑 3月9日,初春的太原迎来了一场难得的降雪

时过境迁,太原的首个电影院已物是人非,成了停车场和废品收购站站在满眼断壁残垣的院子里,只能想象当时的热闹场景——如果有山西晚报广告价格好的影片上映,影院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电影中的插曲成了当时的流行音乐……

山西走进光影时代

五一广场的正北,就是太原最早的通衢大道——五一路,如今承载了几代太原人记忆的她,即将“浴火重生”

五一广场东边有一条熙熙攘攘的小巷子,名为侯家巷,巷子的尽头是一座灰白相间、中西结合的古朴建筑,这就是山西大学堂的旧址——由主楼和两侧翼楼组成主楼上方,一座方形的钟楼非常醒目,两侧的二层翼楼独特的窗户构造让人耳目一新,上为方形窗洞,下辟拱券式门窗洞,都饰有西洋式倚柱走进楼中,正值上课时间,安静的走廊里,只能听到老师谆谆的教导声红色的门窗依旧完好地保留着,即便是每一扇门、每一道廊都镶嵌着木条,“这些都是红松木”工作人山西晚报广告投放员告诉记者走进办公室,踩在木地板上,只听得“吱吱”的响声,似乎在述说着百年的历史而令人惊奇的是,如此宏伟的建筑竟然没有大梁和支柱,历经风雨岿然不动

何亚田:创业艰难百战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山西川至医专和川至附属医院,在当时是除了北京(应为北平)、天津的大医院外最好的医院

晋能公司的后院里,一座三四十米高的烟囱默默地矗立着,与周遭鲜亮的高楼相比,它黯淡、破旧的青砖上伤痕累累,最大的直径有三十多厘米,上面有十多个弹痕“这些都是1949年解放太原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工作人员赵文瑜告诉记者,除了战争留下的创伤,岁月也在它的身上刻下了道道痕迹,烟囱的底部向上有一道四五米长的裂痕,最宽处能把手指伸进去,“之前因为烟囱山西晚报数字报有些倾斜,公司组织对其进行了修缮”赵文瑜指着烟囱上一圈一圈的铁箍说

何亚田:

何亚田:川至医专为山西医学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而且地基打得很深、很牢固,所以大厦才能起得高

山西晚报:寻找的过程中对川至医专有什么样的感受?

人物访谈

走出恍惚的历史想象,记者再次前行往日就热闹的五一路,因拆迁改造更是人声鼎沸逃离喧嚣的尘世,转入精营东二道巷,在这条静谧的小巷里,有一座隐匿于市井中造型别致的二层洋楼,整个建筑对称设计,造型中西合璧、韵感十足,正门的两侧是西式半圆柱装饰,直至二层屋檐,屋檐上书“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月14日,记者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简称二院)老干部科见到了何亚田老人,此前一天,老人刚过了80周岁的生日虽然已山西晚报是耄耋之年,但老人依旧红光焕发、精神矍铄1997年—1998年期间,何老作为主编,编纂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志》

山西晚报:您对那时候的川至医专有何评价?

1991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2000年,又增挂了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的牌子在今年的五一路改造中,为了保护国民师范旧址,道路将在这里绕道而行

c 川至医专

山西晚报:您是怎么跟川至医专结缘的?

有了电,就有了更多的近代文明1926年6月,太原的第一座电影院——并州电影院,在首义门街(今五一路南段)西侧的太原基督教青年会开业,据市民张衡夫回忆,上世纪30年代,“男女同学除在柳巷‘中华电影厂’外,还会去基督教青年会看电影”那时候的电影是无声的,“后来有了有声电影,《渔光曲》《大路歌》《山西晚报电子版毕业歌》《夜半歌声》,是吸引青年学生的影片”

本报记者 王小强

d 国民师范

山西革命运动的“摇篮”

a 山西大学堂

何亚田:1979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就来到了二院,那时候恰逢二院建院60周年,开始陆续接触到了一些之前的历史资料,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够保存好搜集来的资料

山西省川至医专和川至附属医院于1918年8月创立,至1949年8月合并为山西大学医学院为止,三十多年里,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发展道路,但作为山西培养高级专门医学人才、开展医疗技术的主要基地,其校院医教合一的特点,对社会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山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源地此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袭了川至医专的历史,“到2019年建院100年的时候,计划把这里山西晚报网改造为院史陈列馆”李少刚说

烟囱的旁边有一座很大的库房,库房顶部赫然写着四个数字“1908”,这处工业遗存便是山西第一个火力发电厂的遗址1908年,时任山西商会会长刘笃敬筹集白银3万两,开始建立第一个民族资本在山西的公用发电厂次年,太原电灯公司成立并开始售电,主要供应城区商号和附近街道照明,从那时起,山西人告别了“灯与火”,进入了“光和电”的时代

山西晚报:除了资料,有没有和曾经在川至医专毕业的学生了解过情况?

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何亚田:当然有,为了收集确切的资料,尽了最大努力,能找的资料,能找到的历史见证人都找了,还采访过解放以前的附属医院的院长,当时老人已经80多岁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院泌尿外科的尹国年主任山西晚报邮箱,他毕业于川至医专他很热爱这个地方,每每说起(川至医专)都很自豪(指着院址上的老照片)那时候,有这样的房舍很了不起,山西川至毕业的,那是不得了的,川至也是当时医学界最高的学府

历史资料参考书目:

b 办电厂开影院

走出侯家巷,伴随着隆隆的电车声,记者来到南肖墙,这里地处繁华商业区,但在林立的高楼间却“隐藏”着山西电力的肇始

何亚田:是在负责编纂院志的时候下定了决心史是一条线,志是一大片,1997年为了编纂院志,我们向省志办求教,翻阅了卫生志,山西医科大学的校史寻找历史资料是最难的,省档案馆、省图书馆、省卫生厅档案室、山西医科大学档案室、山西农大图书馆,甚至是北京图书馆都去了

走进楼内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依旧是两根西式罗山西晚报广告投放马柱,柱头为文艺复兴时期式的装饰,伴随着“咚咚”的脚步声,沿着木质楼梯上楼,记者感受到的是建筑的细腻考究,“这是太原市仅有的几处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办公室主任李少刚找出珍藏在电脑中的《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暨附属医院平面全图》介绍了建筑的特点,“现在留下来的是川至医专的甲字号楼,是1920年代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紧密结合、精心设计的实例”他表示,因为从小生长于此,此后又工作于此,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非常熟悉

光阴荏苒,这座开启山西高等教育先河的大学堂,如今已成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教学楼,“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虽逾百岁,但这位慈祥山西晚报数字报刊的“老先生”依然在“教化”着后生之辈,朗朗的读书声时刻回荡在他的“体内”“虽然历经百年,但它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去年夏天,由文物局拨款对其进行了修缮,外窗、门窗重新粉刷,被风化的旧砖也进行修补”太原师范学院附中办公室主任王翠刚说

山西晚报:什么时候才更深入地了解了那一段历史?


医治白癜风的偏方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ln/9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