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晋城发现距今约6000年人类遗址揭开山西

晋城发现距今约6000年人类遗址揭开山西

发布时间:2018-1-2 5:34:51   点击数: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李吉毅从晋城市旅游文物局获悉,在泽州县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山西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图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杜水生教授,晋城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市遗址调查队队长裴池善在考古现场

遗址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境内

面积约30万平方米

沁河有晋城母亲河之称,长河则是沁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全长54.7公里。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晋城当地文物普查队在长河流域发现古文化遗址30多处。此次新发现的人类遗址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路以北,史村河与长河两河交汇处的一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于时代久远,这块史前人类的栖居地,目前已成为一片农田,为玉米、黄豆等作物覆盖。

年代距今约年

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

此遗址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杜水生教授,晋城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市遗址调查队队长裴池善等考古人员,在史村河一带进行野外考古调查时意外发现的。8月4日,在遗址文化层中,杜水生等人发现了大量泥质红陶片,绳纹、篮纹陶片,以及蚌器、磨制石斧等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生产器具,同时还发现有鹿角、动物牙齿等,还有大量燧石打制石片。通过对发现的器物特征进行断定,这处遗址为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年代距今约年,并将其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

图为考古人员在遗址发现的泥质绳纹、篮纹陶片及动物牙

此次野外考古调查,是为配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延展性调查。据杜水生介绍,史村河南部晋城先民已经熟练掌握了制陶技术,学会了用器物汲水、煮饭、储存食物,过着以农业为主,兼渔猎、采集的定居生活。他认为,该处遗址的燧石打制石片和下川遗址的旧石器,在技术特征上相仿,在文化脉胳上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史村河南遗址”的发现为该流域的遗址文化又增添了一处新亮点,为距今年前后晋城先民的活动轨迹提供了新的坐标。截至目前,分布在晋城境内的古文化遗址点已达到了余处。

相关链接:

沁水下川遗址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沁水县下川乡发现一批旧石器晚期的打制石器和精致的细石器,是我国旧石器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遗址主要分布于中条山东端的垣曲、沁水、阳城三县毗连的纵横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下川地区地层保存较好,遗存最为丰富,故称下川遗址。经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二万三千年到一万六千年前。

(编辑王斌)

扫描以下







































北京中科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736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