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片段
那一瞬间,妙不可言
吴克成
★不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曾是婴儿、青年、父亲或者母亲,就像《巴黎皇家广场》里的婴儿、青年、父亲一样。我们看起来彼此分离,但我们都在扮演着相同的角色,我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肤色,可我们的情感无限重合。所以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
春梦有约,你来不来
吴克成
★我是非常喜欢时尚摄影的,没办法,身为草根,天生就是这么浅薄。我喜欢的时尚摄影家是英国的塞西尔·比顿(CecilBeaton),他吸引我目光的照片是这张《奥黛丽·赫本》(图1)。
★年轻漂亮的女人总是惹人爱怜。许多人都拍过赫本,著名的有尤素福·卡什和霍威尔·柯南(HowellConant)。尤其是柯南于年拍摄的在《蒂凡尼的早餐》里穿纪梵希时装的赫本(图2),简直就是横在摄影家面前难以翻越的高山。比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拍摄于年的这幅赫本独辟蹊径,拍出了跟柯南不一样的趣味。
★时尚摄影的精髓是创意,需要敏锐的思考,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也需要对世道人心的洞察。具备了这些,拍摄时才能选出独一无二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吸引观者,并引领社会、文化甚至性观念的转变。因此,时尚摄影家的拍摄手法常常是前卫的。
★比顿的作品很适合在闲暇的午后或者寂寥的深夜翻看,画面里的沙发、咖啡与美女帅哥......为你准备好了所有的背景,只要你抬抬脚,就走进了他编制好的华丽春梦里。我这样意志薄弱的软骨头面对此情此景从来就无力抵御,多少个闲暇午后或者寂寥深夜,我一次一次走进他设计好的华丽春梦中,流连沉溺,不想再回到这人声喧哗的滚滚红尘里。
■作者自序
和岁月耍赖皮
吴克成
岁月最是铁面无私,无论你向它抛媚眼,还是冲它扔石头,它总是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从来不会为谁加快或减缓前行的脚步。就在它悄无声息的前行中,沧海变成桑田,红颜化为枯骨。
摄影师是把曾经的“沧海”与“红颜”留存下来的人,他们记录旧时光,留存下我们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当下多年间的共同记忆。
所以,拿起这本书的朋友,如果你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就会发现,你从一个侧面翻看了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你也会看到摄影发展的历史,就像看一个少年,从牙牙学语的懵懂孩童变成一个睿智的长者——
摄影刚出现的时候,摄影家们多拍摄一些静物——敞开的门、雏菊、桃子,此时的少年目光如鹿,那么清纯。然后出现了画意摄影、风光摄影,清纯少年慢慢学会了打扮自己。到肖像摄影,少年已唇红齿白,宛如临风的玉树。往下翻,到了浪漫主义摄影和时尚摄影,少年长出喉结,青春的荷尔蒙开始燃烧,它有了情欲,此时,你会看到各种姿态的时尚人士——葛里泰·嘉宝、奥黛丽·赫本,以及一些曲线玲珑的裸体女子。
虽然它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不过它没有长成纨绔子弟。接下来你会翻到战争摄影和社会纪实摄影,少年成了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开始铁肩担道义。此时你会看到伫立墓前的年轻战士、抱着弃儿的美国大兵、童工、风雪之夜里的贩菜老人、秘鲁大山里的吹笛男孩??
再往下翻,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有情有义的少年经历了生死,更懂得珍惜眼前悠闲的生活,街头接吻的男女、放纸飞机的男孩、在地铁风口捂着被风吹起裙摆的玛丽莲·梦露,在镜头里一一出现。少年已成了一个暖男。
这并没有结束。到超现实主义摄影,你会看到裸露的男体和半裸的女子。别担心,这是它在借人体探讨人类的困境,感悟死生,正像老庄,通过屎溺悟道,参透人生的意义??至此,少年才算功德圆满。
这些照片像口味不一样的咖啡。因为每个杯子里加入了分量不同的欢乐或泪水,喝起来,有的甜一点儿,有的则稍感苦涩。但是,不管你的口味如何刁钻,只要喝一口你就会感觉到,它们都醇厚,细细品咂,唇齿间有绵长悠久的回味。这是因为,它们都出自世界最著名的摄影大师之手,且是从大师经典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经典中的经典,书中提到的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伊莫金·坎宁安、理查德·阿维顿、安塞尔·亚当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你可以不喜欢他们,但你永远无法将他们从摄影史中抹去。所以这绵长悠久的回味其实是经典的味道,是散发自岁月深处经过岁月淘洗沉淀后的馨香。
掩卷后,你也许还会觉得这些照片有种别样的“美”。这也正是我在选择这些照片时遵循的原则之一。虽然这么多年来我也收集了大量反映“边缘人”生活的照片,但为了这个整体原则,我已把那些照片舍去。当然,也是为了避免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看后当场气死——死一大片。
这本书的写作源起于八年前。大约年的时候,我在《济南时报》《竞报》《合肥晚报》《春城晚报》《苏州日报》《杭州日报》等报刊开了一个世界经典摄影专栏,《读者原创》以及很多的报刊也刊发过一些散篇。年年初,我整理了几篇样文,从网上找到化学工业出版社龚风光主任的微博,私信给了他。1月25号收到编辑张曼老师的qq留言,告诉我这个关于世界经典摄影的选题通过了选题论证。但我在整理书稿准备出版时突然对以前写的这些东西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把原有的书稿舍弃,重写,从前见诸报刊的那些文字在本书中保留了不到十分之一。
感谢当初刊发这个专栏的编辑老师,因为他们是这本书的来处。没有他们当初的热情扶持,也没有我对世界经典摄影保持至今的兴趣。他们是王小波、王飞、何睿、高大正、高琪、邹莹莹、管萍等。谢谢本书的编辑张曼老师。谢谢龚风光主任。谢谢台湾的杜达雄先生授权使用他的《迷踪》。谢谢西藏天利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编导郑健先生为我修整合成了代后记里的三幅老照片。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妻子张洪敏,感谢她对这个家庭的付出。更要感谢她近二十年来予我母亲的细心陪伴,让母亲的晚年不孤独。
岁月最是铁面无私,无论你向它抛媚眼,还是冲它扔石头,它总是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摄影师记录旧时光,留存下我们终将被岁月带走的年轻容颜,他们将我们年轻的容颜定格下来,岁月再无法将它们改变,他们通过镜头和岁月讨价还价,宛如一个和岁月耍赖皮的孩子。
看来在岁月面前,我们的脸皮真的要厚一点儿。那么,忘掉功名利禄!让岁月也匆匆往前走吧!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和岁月耍赖皮的孩子,走慢一点儿。稍作停留又有何妨?就把此刻慢成永恒,不再去问人生悲欢。
我只想要: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寂寥午后,一段闲暇时光,一个喜欢的人。如此,足够。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通俗的摄影鉴赏类图书。书中既有知识性的介绍,比如把摄影作品放在摄影史中,分门别类介绍重要的摄影流派以及代表摄影大师,也有作者从个人角度去鉴赏世界经典摄影作品的部分。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艺术其实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没有那么神圣不可侵犯,它也有爱情的八卦、人生的苦难,它能让你心酸也能让你笑翻天。想要与它亲密接触,你只需放下负担,在本书中徜徉。
■作者简介
吴克成,曾用名吴克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北京晚报》《山西晚报》《西安晚报》《齐鲁晚报》等报刊开过音乐、摄影、绘画、心理等专栏。著有《迷声——西方流行音乐50家》《大开耳界——西方流行音乐随笔》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