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年,中国大陆地区共计个县级市。介休是其中之一。
在介休,每20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做生意”。他们是晋商传人,蓬勃的创业和商业基因,镌刻在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双创时代,介休的创业者,更加
年,全国造纸行业现场会在介休造纸厂举行,并总结了介休造纸厂创造的凸版纸和书写纸“两面光”新工艺;
年6月,山西省第一座大型选煤厂在介休建成并试车运选成功;
年2月,山西印染厂在介休建成投产,为山西省第一个新型印染企业。
……
就像我们现在羡慕深圳有华为、中兴、平安、万科、比亚迪,杭州有阿里、娃哈哈一样,当时的晋中各县,谁不垂涎介休拥有的这些企业;
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业基础,年3月1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消介休县,设立介休市(县级市)……
而今迈步重头越
发展到如今,历史留下来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在双创时代,政府反而要兜好职工安置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两个底。
全民创业这件事,在北上广和介休这样的县级市基本上是两重天,北上广近乎创业者的“天堂”,而相对来说,资金、人才难题在介休被无限放大。
钱和人一直是决定创业成败的两大关键因素,融更多钱、招更好的人才能跑得更快。
在北上广深,一个好的故事也许就能拿到一笔钱,而这样的事情很难出现在资本欠活跃的介休。
介休是“N”线城市,创业板、新三板等名词,对介休的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还是遥远的,陌生的。
由于资本欠活跃,这里的创业者基本都靠自有资金创业。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介休的很多项目都是盈利的状态,因为创业者想要活下来只能靠自己。
一座城市能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仅在于经济条件,更取决于这座城市能不能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能不能让各类人才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出最大价值。
介休的人才环境不容乐观,一定要吸引这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才在介休创新创业,为他们搭建更优质的事业平台、营造更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这些“介休创客”们有梦想、有舞台、有未来。
……
商业“产能”过剩对于许多人来说,“开店做生意”就是创业。
但是在介休,原来的商业街铺、社区底商,以及大型商业广场遍地开花,体量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商户关门、退租,广场转型、欠租等现象层出不穷。
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商业面积1.2平方米已算较高水平,人均1.5平方米,是红色警戒线,而介休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超2平方米,超过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意味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年10月,中国已开工的商业总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按照城市7亿人计算,人均拥有的商业面积为2-3平方米,体量严重过剩。
介休市究竟能容纳多少商店?究竟能容纳多少生意人?在电商崛起和消费大环境不景气的夹攻下,介休的商业出路何在?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
由于媒介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了。看电视、读报纸的人少了,更多地是从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移动互联网让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正是由于时间的这种“稀缺性”,好内容越来越值钱,现在人们需要的是有用的、高质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