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武汉晚报汉剧文化在中学校园里生根发芽

武汉晚报汉剧文化在中学校园里生根发芽

发布时间:2016-12-21 8:34:31   点击数:

武汉晚报.11.16记者黄亚婷图:记者熊波

今年,武汉市举行了“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演出活动,在江城校园掀起一场广泛的传统戏曲热。其中,武汉汉剧院联合第三十中学进行了汉剧深入推广,并将代表武汉市参加年底举行的“年全省校园戏曲展演活动”,由一支中学生组成的演出团表演《海舟过关》。昨天,武汉晚报探班了排练现场。

据武汉汉剧院介绍,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汉剧院共完成了多场演出,不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地完成任务,而是深入推广,其中包括在武汉市第三十中学设立“汉剧基地”。

第三十中学的副校长方敏介绍,早在年,校长张恩宏就组织设立了一门《汉味风俗》的选修课,以期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武汉风土人情。其中就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汉风汉调,当时特意请来了汉剧院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袁忠玉老师授课。

中学生们对传统戏曲兴趣如何?方副校长介绍:“学生们听得认真,积极上台互动,课后还询问什么时候开展下一次课程。这次尝试,让学校下定决心自年起开设《汉剧表演与欣赏》选修课,每周一次,七、八年级(初一、初二)的孩子可以自由选修,受到了极大欢迎。”

她还分享了一个有趣细节,“以前走在校园里,课间听到孩子们都爱唱流行歌曲,但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哼汉剧小调。我们的音乐老师现在也会在音乐课上讲解一些汉剧知识。其实,学生们不是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相反,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非常强,关键是要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讲解。”

第三十中学选出一支10名学生组成的表演队,将参加由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年全省校园戏曲展演活动”,这是武汉市的唯一一支参展队伍。参展剧目选定为《海舟过关》,由武汉汉剧院的单清老师负责给学生们排练。单老师介绍,“这是汉剧比较有特色的代表剧目,除了唱腔还有丰富有趣的动作,适合中学生和排演。”

在排练现场,学生们拿着表演所需的特制道具“莲湘”,边唱边跳很是熟练,几遍演下来,各个头上都冒出汗珠。接受记者采访时,第三十中学的小演员们表示唱汉剧还是很要体力,但他们都特别高兴,小演员之一李军说:“汉剧是武汉特色,我自己是武汉人,听汉剧觉得很亲切,也觉得很好听。”他还表示,因为平日里说惯了普通话,练汉剧要唱地道武汉话,老师们会给他们纠正口音,“地道的汉腔汉味特别有意思。”

方副校长还表示:“可能有人会担心学习汉剧是不是耽误功课,我们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们参加这些活动之后,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变得特别自信和阳光,越来越喜欢上学了。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还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349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