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300余人缅怀捐献者山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300余人缅怀捐献者山

发布时间:2024/3/9 15:30:57   点击数:
山西晚报讯(记者薛琳)4月1日是太原市第十个“遗体捐献纪念日”,当日上午,在太原市天龙山仙居园,太原市红十字会、太原市民政局、山西晚报社、太原市仙居园发展有限公司、太原市卫生学校联合举办“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主题纪念活动,遗体捐献者亲属、志愿者、医学生等余人聚集于此,共同缅怀遗体捐献者。这也是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碑经山西晚报报道发起并参与建立的第十二个年头。10时许,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余人手拿菊花低头站立在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默哀。人群中,不时传出啜泣声。医学生们面对纪念碑,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感悟对生命的敬畏,感悟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太原市卫生学校的红十字志愿者,通过配乐手语舞《相信爱》表达对捐献者的感恩。活动结束后,全体医学生、志愿者家属以及其他参加人员向遗体捐献纪念碑献上鲜花,缅怀追思,致敬大爱。从年开始,太原市红十字会应逝者及其家属要求,开展遗体捐献工作。目前,太原市是全省唯一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十多年来,这项工作为省城医学事业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太原市红十字会宣传倡导,山西晚报及太原市民政局呼吁协调,太原市仙居园发展有限公司爱心捐赠,于年建成了太原市遗体志愿捐献者纪念园,并举行了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奠基仪式,从而满足捐献者家属缅怀追思的需要。年4月,太原市遗体志愿捐献者纪念碑落成,确定从年开始,将每年4月1日定为太原市遗体捐献纪念日。太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纪念活动现场介绍,截至3月31日,太原市累计登记遗体和器官捐献人,实现遗体(角膜)捐献例;实现器官捐献例,捐献大器官个,挽救了人的生命;实现角膜捐献43人,让43人重见光明。今年1月至3月,太原市登记遗体和器官捐献人,实现遗体捐献8例;实现器官捐献7例,捐献大器官21个,挽救了21人的生命。现场父亲捐献遗体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缅怀活动现场,一对身穿蓝白相间马甲的夫妻特别引人注目,他们都是山西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而且丈夫李凤保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这一次,他们不是为做志愿服务,而是专程来缅怀父亲。因为去年10月4日,父亲去世后,李凤保遵从了老人的遗愿,完成了他7年前的承诺,成功捐献了遗体。今年49岁的李凤保是一位的哥,年,他在一次献血中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年的一天,李凤保接到省红会的电话,说配型成功,他没有迟疑,一口就答应了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天李凤保回到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一听,当时就瘫软在地,于是他开始在网上查阅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资料,同时把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讲给妻子听,妻子最终同意他去捐献。年2月25日,在妻儿的陪伴下,李凤保在医院血液采集室,采集完造血干细胞,当天他体内的多毫升造血干细胞被运至北京,移植给一位18岁的白血病患者。那一天刚好是李凤保36岁生日,他也成为我省第22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自从李凤保捐献完造血干细胞,他就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不断地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内弟,还有多名同学先后加入献血的行列,并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让更多人加入这一善举,他的出租车上经常放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折页和宣传品,只要有机会,他就现身说法,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及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对身体无害的宣传。他还在出租车后挡风玻璃处张贴了写有“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个性车贴。因为多年来一直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回家后也经常会和家人分享。年,李凤保在和父亲聊天时,无意中提及捐献遗体,没想到父亲就记在了心上,还主动咨询了太原市红十字会,并提出了捐献申请。“年,老爷子坐着轮椅,还专门让我带他来这里看周围的环境,看完后说挺好的。去年,临终前两个月,说话已经不怎么利索了,老爷子还又特意交代,一定要把他的遗体捐献给国家。”李凤保说,父亲走得很安详,当时已经93岁高龄,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觉悟和意识都特别高,总想着能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山西晚报记者薛琳答疑捐献遗体都有什么要求?为让更多人了解遗体捐献的相关情况,山西晚报特邀太原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就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1607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