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全省和太原市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太原市疫情防控办的分析研判,为了做好图书馆密闭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读者朋友健康安全,山西省图书馆自年4月5日起临时闭馆。
3.钟楼街片区修缮保护工程(二期)项目加紧施工据太原新闻网4月5日,钟楼街片区修缮保护工程(二期)项目察院后街施工工地,建设者正加紧施工。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迎泽板块)集中开工的首批15个重点项目之一,钟楼街二期主要包含钟楼街周边街巷改造,将丰富整个街区的文化氛围,实现提档升级。4.介休举办第十五届寒食清明文化节据山西新闻网4月4日,我们的节日·清明——第十五届寒食清明文化节暨文化体育旅游月活动在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幕。活动开幕当天,在绵山景区游客中心广场和龙头寺、水涛沟、云峰寺、大罗宫等景区,八段锦、太极功夫扇、双轮空竹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及体育健身项目轮番上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本届文化节活动主题为“追逐寒食清明源地的芬芳”。活动期间,绵山景区坚持“文化、旅游、体育”相融合,通过多种载体形式使寒食清明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同时,介休市在全市范围内还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活动、“播种绿色、义务植树”活动、“低碳环保、文明踏青”活动、寒食清明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网上“云祭祀”活动、“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红色精神”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志愿服务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征文活动、迎春健身趣味体育活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广大市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5.山西首批15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出炉据山西日报4月1日,山西省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确定,太原古县城、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等15家单位入选。近年来,我省提出要建设一批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夜间文旅经济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夜间文旅地标,升级夜间文旅商圈,培育夜间文旅生活圈等,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夜间经济,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快速增长。此次入选的15家单位是太原古县城、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太原方特东方神画、大同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应县木塔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忻州古城、平遥古城景区、潞州区城隍庙广场、阳泉记忆·文化园、襄汾丁陶风情街文化旅游景区、晋城南大街步行街区、高平“梦回长平”不夜城街区、晋城司徒小镇景区、岚山根·运城印象、运城平常街,静乐生活·不夜鹅城街区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单位。
6.全省20余处文旅场所暂停开放据山西晚报近日,我省多地出现新冠阳性病例,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我省诸多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文旅场所暂时闭园、闭馆。粗略统计,受本轮疫情影响,山西实行暂时闭园、闭馆的文旅场所已达20余处。因设备改造和疫情防控宣布暂时闭园的文旅场所包括:大同的恒山、悬空寺,阳泉的娘子关、藏山,太原的晋祠、龙山、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省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临汾的云丘山、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涝洰河生态景区、曲沃晋园、顾园、绛园、晋国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市图书馆,运城的圣天湖小镇、神潭大峡谷、大禹渡黄河风景区、盐湖区图书馆以及晋中市博物馆、晋中市图书馆等,相关场所已取消所有参观游览等服务。受疫情影响,太原古县城北后街“晋阳雅集·古风游乐市集”将顺延举行,疫情结束后,晋阳雅集将重新开市。
整理闫洁视频
杜诗烨主播
张馨文排版校对
杨紫审核
吴珂吕成涛监制
王运谦-关于山西人文地理-山西人文地理成立于年,是山西首家文旅融媒体共享微杂志,全网粉丝覆盖超万,致力于服务山西文化与旅游,探索秘境山西、发现美好山西、讲述美丽山西,借助新媒体内容营销助力山西文旅出圈。旗下品牌栏目“文旅日报”“文旅榜单”“创意文旅”等在文旅行业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