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回顾在这个展览上,他们见到了久违的自己

回顾在这个展览上,他们见到了久违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1-8-28 12:39:28   点击数:
年10月20日至12月3日,“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全省巡展依次在太原、运城、晋中、忻州举办。在展厅里,观众在曾经熟悉的老物件、老照片上看到时光的印迹,也见到了久违的自己。“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太原站穿越光影摄三生缘(太原站)记录|彭亮今天轮到我值班,到达展厅不久一位老人来到展厅,逐一区域仔细观看,不时地擦一下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还不时地跟我说“你们是没经过当时呀”。不明觉厉的我还在感叹这位老人的多愁善感。一阵攀谈后才知道这位是时尚回响的资深捐赠人张洪良,今天和海波老师约好了来展厅讲述火车票的故事。我和张洪良老人拉起了家常,就简单的一句“您是从什么单位退休的”,竟然引出了我们之间奇妙的联系。张洪良老人是从太钢退休时,我顺口说了一句我丈母娘和老丈人也是太钢的。结果大家仔细一聊,他和我们家这两位老人居然是一个单位的,家都住在迎新街,顿感世界好小,太原真的不大。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在我们家爷爷(我爱人的爷爷)从太钢调到攀枝花工作之前,张洪良老人居然是爷爷的勤务员。据他回忆,当年还时不时去领导家蹭个饭。当他得知他的老领导已经94岁高龄依旧安好时显得格外激动。从年时尚回响第一次展览,似乎就形成了一个定律,就是各种“认亲”,有找到同学的,找到邻居的,不过像我这样一次找到三代联系的也算独一份了。让从未进过展厅的人走进展厅(太原站)记录|黄海波许多朋友来看展,捧场。可我最喜欢这张照片。午休时间,保洁员小心翼翼走进来,问能不能看。进来之后一边看,一边叹气,说真有意思,要带家里人来。做时尚回响项目三年多,最骄傲的就是让从来没有进过展厅的展品进了展厅,从来没有进过展厅的人进了展厅。执子之手,回溯时光之河(太原站)记录|岳春青10月26日下午4点多,来了老两口,80多岁了,并且是四世同堂。退休前老爷子是铁三局工会领导,老太太是37中外语教师。他们从报纸上看到消息,专门乘公交车来看“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展览。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展品,站在时间线展板前,老两口一边看一边聊天,那些年干什么了,有什么难忘的事。我不忍心打扰他们甜蜜美好的回忆,站在一旁拍了这张照片。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人好生羡慕。祝福他们长寿健康,快乐幸福。回到音乐课堂(太原站)记录|黄珊“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太原站已接近尾声,仍有观众三三两两前来观展。其中一位50多岁颇有风度的男士在脚踏风琴前手抚琴键,流畅的“明天会更好”前奏从他修长的手指间流出。同行的女士说:这可曾经是山大艺术系的高材生呢。男士演奏完毕意犹未尽地说:听着风琴的声音,感觉像是回到了学校的音乐课堂,我们的音乐老师弹得一手好琴,人也很漂亮……临走前叹了口气说:老喽,老喽……风琴音准不行了。看他的样子似乎还没从往事中回过神来。50多年前的诗稿(太原站)记录|李琇连10月22日,我和范德峰值班。时尚回响的资深捐赠人王变秀女士来到展览。观展之后,她再次向我们捐赠了宝贵物件,其中有一篇手抄的诗稿。年6月1日,她和同学们参加全太原的学校汇报演出,他们的百人诗朗诵拿了三等奖。演出之后稿子都收回去了,诗稿的内容却一直在她心里熟记着。今年感觉年龄大了,怕忘记,就默写下来。气势豪迈的的诗稿仿佛为我们勾画出一份几十年前的时代画卷。当年14岁的少女如今整整70岁了,脸上多了岁月赋予的平和与满足。吃个糖葫芦(太原站)记录|张秀芝年10月25日,一位年轻父亲带女儿来观展。小丫头特别喜欢插在冰糕车上的糖葫芦,离开的时候都不舍得放下。孩子的爸爸说“你拿走了,圆圆没吃的了”,孩子才不情愿地放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运城站)记录|赵春玲11月5日上午10点多,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巡回展——运城市群艺馆布展结束,我们分头巡视各个展厅。这时进来几位老姐姐,我赶紧上前询问,原来她们是来群艺馆参加文艺活动的学员,听说这里有展览,过来先睹为快。两位大姐来到“我要结婚了”展区,你一言我一语说起自己当时结婚的情形。一位大姐说她结婚的时候,录音机、洗衣机都是借来的,婚礼结束了,第二天人家过来搬东西她才知道,心里委屈得不行。我问她:“事先你不知道吗?”她说:“哪里知道呀!”原来当时她在外地工作,回来只是办个婚礼,仪式之后就走,所以男方家没有准备。看到我们这个展览,几位老姐姐触景生情。不免感慨:结婚时候一穷二白,现在我们啥都有了!提前备课(运城站)记录|桑艺年11月4日下午5时许,“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巡展在运城市群艺馆布展接近尾声,群艺馆领导和部分工作人员纷纷前来先睹为快。其中一位观展的姑娘看得仔细问得认真,当我讲到太原的婚俗时候,她还给我介绍了和晋南运城婚俗的异同点。我开玩笑说:“你怎么这么关心这事啊?”她解释说,她就是群艺馆的讲解员,了解清楚才能讲得生动——哦,我明白了,原来她已经进入角色,提前备课了。骑车车(晋中站)记录|范德峰在晋中图书馆,“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展览布展进入尾声,一位女士领着三四岁的孩子走入展厅。女士饶有兴致地转过结婚区、娱乐区、学习区,在居家区停下脚步。“我家有过这种立柜平柜,也有过这种沙发茶几。”她摸摸这,瞧瞧那,仿佛回到自己三十多年前的家,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嘴角泛起微笑。小朋友直奔那个小童车。“宝宝,用脚蹬这两个脚蹬子。”女士弯下腰指导孩子动作。娃儿还太小,腿够不着脚蹬子,只能双手抓紧车把,看着妈妈。女士推着小童车转圈,孩子兴奋起来:“骑车车去公园喽!骑车车去姥姥家喽!骑车车回家喽!”母子俩高高兴兴耍了十来分钟。敞亮的展室顿时充满欢声笑语。浸没于时间线(忻州站)记录|范德峰“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在忻州市五台山书画院布展,李克明与桑艺两位老师负责时间线展板悬挂。他俩找到窍门,挂得又快又整齐。尚未全部挂完,有位七十岁左右的观众便看起来。这位先生身材颀长,表情严肃,认真地从年看到年,一件事挨着一件事看,生怕落下其中一条。这让我想起年在太原长风商务区省图展览时,有位老先生连续三天来观展,拿笔在本子上一条一条把时间线抄了一遍。眼前这位忻州观众虽未抄写,但观展之认真,与那位太原观众是一样的。“先生好。”我好奇地凑到他跟前说,“这上面有您认识的人?”“倒没有。”先生说,“就是觉得太有意思,很是耐看。”“怎么个有意思?咋个耐看?”“用简单的纪实叙述,反映出咱普通百姓工作、学习、结婚、购物、衣食住行、酸甜苦辣等等,真正是百姓历史与国家进步的记录展示。让我想起自己与家人的脚步,是小康之路最好的注释。”“哎呀,先生您说得太好啦,完全概括出我们这个展览的主题。谢谢啊!开展后欢迎您带亲朋好友来参观。”“我要谢谢你们,谢谢这样接地气的展览。”“一转眼就老了”(忻州站)记录|安志萍“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忻州书画院布展,11月22号在我们忙碌的布展现场,时不时的有市民进来参观。有一位男士进来,从头到尾认真看着时间线,边看边说:年结婚那年借了朋友八百块钱;年头儿上生了儿子,当时家里的老人给了儿子一个小银锁;看到年,他高兴地说,这一年儿子结婚了……说着说着他自己都笑了:太有意思了,就像是回到了过去,上学,工作,结婚……一转眼自己都老了。我告诉他,星期二正式开展,欢迎携全家参观。他说好的,到时候我们一定来。一件都不能少(忻州站)记录|吴保元在忻州“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开幕式现场,见到这样一位拍摄者,他非常认真细致地从各个角度拍摄了全部展品。不管他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某家媒体的记者,也许会成为我们时尚回响的粉丝。为他的这种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点赞。“和我家的一样”(忻州站)记录|芦培晶10月24日下午,在“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忻州巡展开幕式后,观展群众涌向各主题区的展板和实物前,争相观看。一台“飞人牌”老缝纫机周围聚集了一大拨观众,多数为年纪较大的女同志,也有少数年轻女性。这位用手推推机头上的转轮,那位仔细辨认一下商标:“噢,是飞人牌的,老牌子了,70年代的好货。"另一位说:“那个年代娶媳妇的三转一扭,这就是其中的一转。”一群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好容易等这拨人走开,一位60岁左右的女同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这儿看看那儿摸摸,用手推推转轮,轻轻踩踩脚踏板,低头穿针引线,嘴里还轻轻念叨:“和我家的一样,和我家的一样。”好一幅全神贯注的制衣图。我赶紧抓拍了这张照片。我想这些场景就是时尚回响巡展成功的表现吧。“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时间:年10月-12月地点:太原市运城市晋中市忻州市主办: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省艺术研究院承办:山西省文化馆承办:太原日报社承办: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媒体支持:太原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1352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