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山西援疆故事丨刘蓉芳带着5岁多的女儿援疆

山西援疆故事丨刘蓉芳带着5岁多的女儿援疆

发布时间:2021-8-25 12:52:17   点击数:

开栏语

近期,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召开,会上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为做好对口援疆相关报道,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各成员单位决定,组织开展“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大型报道活动。

日前,山西晚报推出专栏《百家媒体共话援疆——山西援疆故事》,全面报道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在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口援疆的成效、经验、举措,挖掘援疆典型,体会民生改善,感受社会变化。

↑刘蓉芳在团学校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刘蓉芳,是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在同事的印象中,除了上课以外,平时的她不善高谈阔论,性格偏内向一些。然而,年初,这个柔弱内向的女教师做出的一个决定,让周围的人都有些意外。

当时,太原市在教育援疆工作中,首次推出整学期援疆模式,决定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援疆。得知这个消息后,刘蓉芳主动报了名。“前几年下乡支教时,我去的就是新疆,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对当地亟需改进的教育状况感触非常深,听说这次是整学期援疆支教,从专业角度看,我感觉这样支教更科学。”刘蓉芳说,曾经支教留下的遗憾,让她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对刘蓉芳的决定,家人都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唯一让她放不下的,是当时5岁多的女儿玉儿。

教师的责任感驱使她做出援疆的选择,母亲的天性则让她无法放下孩子、毫无顾虑地离开。几经思考后,她决定,带着女儿去援疆。

教研教学倾尽所能传帮带

年3月初,作为太原市派出的第一批整学期援疆教师,刘蓉芳带着5岁半的玉儿,和太原市其他学校的两位老师一起进疆,来到他们的工作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团学校。

团位于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南20公里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已经是3月份,但是当地还是非常寒冷,刘蓉芳顾不上考虑这些,她放下行李,给自己和女儿备好生活用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带上准备好的教学资料,一头扎进了最让她惦记的教研工作中。

对于援疆教师的到来,团学校的老师们满是期待。身为英语教师的刘蓉芳一到校,就被委以“承担学校英语教研工作”的重任。

为了摸清团学校的整体英语教学水平,刘蓉芳开始一节课一节课地听课,每个英语老师的课,刘蓉芳都反复听反复琢磨,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一个学期下来,刘蓉芳的听课本用了两大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记录。

由于缺乏经验,当地教师的授课模式相对比较传统,课堂上学生们缺乏兴趣。为了激发孩子们学英语的热情,刘蓉芳带着全校英语教师进行集体教研,对备课的内容一句一句地研究。怎样进行课堂导入,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怎样写教学板书,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反复练习。

为了规范老师的发音问题,刘蓉芳建立了英语教师   刘蓉芳和女儿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倒时差。

新疆和太原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人们上午8点多起床,9点半上班,下午2点吃中午饭,晚上7点下班,尤其是五六月份,晚上要10点甚至11点天才黑。

刚开始,每天早上6点多,母女俩就醒了,外面黑漆漆的,却怎么也睡不着,晚上10点多,天还大亮着,小玉儿明明犯困,但又睡不着。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多月,母女二人才慢慢适应了这样的作息时间。

在刘蓉芳看来,援疆,对自己对女儿都是一次珍贵的历练。玉儿来到新疆后的适应能力,让刘蓉芳刮目相看。短短几天,玉儿跟班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还有了自己的小闺蜜朵朵。“援疆回来这都一年多了,玉儿还经常和朵朵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134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