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简介 > 河北日报创新驱动专版丨我省多措并举提升原

河北日报创新驱动专版丨我省多措并举提升原

发布时间:2021-8-6 12:02:26   点击数:

只有实现更多“从0到1”的基础研究的突破才能摆脱“卡脖子”的窘状,才有可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均衡学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推动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在优化投入结构、引导多元投入、完善资助体系、培育优势领域、加强协同创新、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出“提高强度、优化结构、稳定支持、深化合作、多元投入、创办特色”系列改革组合拳,助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十三五”以来,河北省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以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为骨干,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的能力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院士田永君(后)与助手讨论科研问题。多元投入,让基础研究越来越“火”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原动力。前不久,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永君教授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截获多种金刚石多型体,并制备出了韧性优异的多级结构金刚石复合材料,为发展高韧性超硬材料和工程陶瓷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的持续创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集中了一批像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平台,它们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创新驱动源头供给的重要研发基地。截至目前,我省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家。这些平台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充分调动这些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课题。省科技厅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省自然科学基金财政资金投入,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5%。此外,还聚焦河北特色和优势,强化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推进基础研究为行业发展服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与省内骨干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设立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为围绕河北区域发展实际需求,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领域建设,凝练主攻方向,整合优势研究力量,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优势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基础研究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创办了我省首个基础研究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燕赵科学论坛”,三年来,共举办了11期燕赵科学论坛,以我省特色学科为依托开展学科前沿和科研实操研讨,邀请到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吸引了十余家重点企业参与论坛。基础研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省产出了“超细纳米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块材”“高韧性金刚石复合材料”“新型界面压电材料”“飞蝗群聚信息素”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培育进展明显。经省基金长期扶持,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的19个学科(年5月)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是五年前2.7倍;ESI高被引论文数由年3月的88篇增长到年5月的篇,年均增长率达到38.2%。据介绍,省基金委与省内骨干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设立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四支联合基金,-年将投入近1.4亿元,围绕我省优势特色行业中的关键共性难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推进,扩大原始创新“朋友圈”基础研究虽然很多项目课题具有共性,但受隶属关系和经费来源等因素制约,以往京津冀三地的基础研究一直都唱“独角戏”,造成了不少研究项目重叠,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科研经费。怎样才能打破瓶颈?“年,三地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设立了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围绕共性问题和共性需求,率先打破了管理机制的条块分割,形成了基础研究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源头支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水北调水对白洋淀和雄安新区生态建设有何影响?”“调水带来的外来生物对密云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动有何改变?”“调水对受水地的水环境建设和保护有何促进?”……去年,作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第一批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南水北调对京津冀受水区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现场验收。“项目成果非常喜人!”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京津冀三地作为共同受水地区,在基础研究领域共同携手围绕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影响及调控机制部署研究,这一尝试,获得了三地科研人员积极响应,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多家中央单位科研人员的参与。项目开展以来,三地科技工作者通过促进学科交叉开展合作,协同创新。目前,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已成为京津冀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三地在科技资源共享、学术交流、基础研究合作等方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京津冀在基础研究领域率先形成了政策层面、研究层面、资源层面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形成了基础研究领域协同创新的新局面。资源流动加快了。三地完善专家资源交换、项目成果的开放共享等机制,加快推动了科技资源流动,初步实现了基础研究资源的交流共享。“朋友圈”建成了。三地联合设立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针对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jj/132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