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8日,本报曾刊发记者谢燕对陈忠实的访谈文章。彼时的陈忠实,身体尚硬朗,思维也年轻,甚至对自己没刮胡子照相不好看这种小事,也颇放在心上。他自小生活在西安,离山西很近,说起山西,也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情切。他来了,一定要和他拉呱拉呱,他去了,也一定要说点什么,送他一程。
以下是访谈稿件全文,让我们再真切领略一次陈忠实朴实厚重的长者风范。
陈忠实为本报手书的“自古秦晋无彼此”
白鹿原是地名,位于西安市蓝田县、长安区、霸桥区管辖之内。后因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而名扬天下。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8月17日,中国作协七届十次主席团会议报到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作协主席团会议在太原开这是第一次,因云集了国内文坛大腕级作家,无疑会成为山西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盛事。那些耀眼的名字中最终到底有谁来,成为省内各媒体这些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