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最近上海的一场婚礼,您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黄晓明和anglebaby的豪华婚礼,但是同在上海的另一场婚礼,却见证了一段18年的坚守……
10月4日,上海市罗曼园高级婚礼会馆,一位身着橄榄绿军装的武警警官警容严整、笑容满面,正在给一对新人宣读证婚词。
他,名叫牛何松,武警山西省总队晋中市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她,名叫方园园,安徽中医学院级毕业生,现在上海打工。
“下面这一段是婚礼的证词:“18年前,我认识了她,庄严承诺:资助她读小学、上中学、考大学,直到大学毕业;4年前,她大学毕业,我再次承诺:等你结婚时,我会亲自送你出嫁。如今,她一天天地长大了,我的承诺也一个个地实现了,我很激动也很感动,激动的是,一个曾经在我怀里抱过的小女孩终于长大成人今天就要出嫁了;感动的是,在这个神圣而又浪漫的结婚仪式上,能亲眼见证一对新人的幸福时刻。“在这里,我郑重宣布:我同意了,你们结婚吧!”
“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年,正在武警安徽总队安庆市支队当兵的牛何松,在当地报纸“蓓蕾行动”公益广告上看到,岳西县响肠镇石化希望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方园园,由于家遭不幸,被迫辍学回家。
这让牛何松想起了自己儿时的经历--他家在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那里条件艰苦,闭塞落后,他的哥哥、姐姐读完初中后都因交不起学费而相继辍学。牛何松深知农民子弟求学的艰辛,于是他立即与石化希望小学取得联系,并庄严承诺资助方园园完成学业。
当时,方园园一年的学费只需要元,但对于牛何松这样一个每月只有45元津贴费的普通武警战士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资助的钱从哪里来?牛何松的办法只有一个:多写稿子、写好稿子,换取稿费。
自从资助上方园园以后,牛何松比以往更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经常利用训练间隙,既写新闻报道,又写散文诗歌,晚上常常熬到深夜。年,他把当年见诸报端的60多件作品的稿费一点点积攒起来,再加上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费,分两次共向方园园寄去元。
参加“蓓蕾行动”没多久,牛何松调到武警山西总队工作。当时石化希望小学的校长储诚明曾一度认为牛何松的捐款至此结束,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张张汇款单依旧按时寄来,这让储校长感慨万千,“他们不是一家人,却骨肉相连;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血浓于水。她和他相隔千里,素昧平生,他却用一双紧握钢枪的手,为她撑起了一片明媚的蓝天。”
不管再难,他从未放弃......年底,牛何松的父亲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家里经济压力陡增,这时他想退出“蓓蕾行动”。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小记者。一本本获奖证书和一张张优秀成绩单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方园园强烈的求学愿望,决定自己再难也要继续践行自己的诺言。
为了给方园园攒学费,他年结婚时没敢拍婚纱照,甚至没有买一双像样的皮鞋,从头到脚小两口只花了元,就走进婚礼殿堂。“电视不要太贵,能看就行;衣服不要名牌,合身就行;生活不要奢侈,吃饱就行。”这是婚后夫妻俩的“约法三章”。妻子明白他的意思,从没买过高档家具、穿过名牌衣服、戴过手饰项链。
年,方园园如愿以偿考上安徽中医学院。牛何松赶到安徽岳西专程送她到合肥上大学,临别时又给她留下元学费,鼓励她好好学习。而就在这期间,牛何松的父亲患了晚期肺癌,在年病逝。但沉重的家庭负担并没有将他压倒,牛何松和妻子一起省吃俭用,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他们在方园园读大学的五年里,整整资助了她三万元。
作为军人,他一诺千金......年7月10日,方园园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第一时间向牛何松报喜,“牛叔叔,没有你,我上不了大学。谢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资助着我。”从太行山革命老区到大别山革命老区,从黄河之畔到长江之滨,从橄榄绿警营到神圣学堂,一名武警警官和一个失学女童保守了14年的秘密被悄然揭开。
为了供方园园上学,牛何松失去了同龄人更多的花前月下,因为他必须坚守承诺,省吃俭用,存钱存钱再存钱,汇款汇款再汇款。
当兵时,本来就不富裕的牛何松,从每月45元的津贴费中拿出一多半再加上稿费收入;上军校时,每月85元的津贴费他能挤出50元,而这些钱都变成雪片般的汇款单,“飞”向了方园园。每当肚子饿了,闻到战友们吃方便面的香味时,他只能从床头柜里拿出上顿吃剩下的馒头充充饥;每当口渴了,战友们喝饮料时,他总是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喝上几口凉白开;每当战友们周末上街买各式各样的便装时,他却走进教室认真学习……为了方园园,他忍受着清贫和寂寞。
“我是以军人的身份作出的承诺,如果不管她,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军人这个神圣的称谓。”一句简单的承诺,一句对军人负责任的承诺,饱含着一个军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结婚典礼上,新娘方园园满含热泪,感谢18年来资助她完成学业的武警叔叔牛何松,并和新郎俞操一起面对亲朋好友和各位宾客共同承诺:“从今天开始,我们俩都要以牛叔叔为榜样,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以此来报答牛叔叔对我们的大恩大德。”
来源:军报记者
责编: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