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特点 > 山西晚报整版聚焦我县杨兴乡水头村昔日

山西晚报整版聚焦我县杨兴乡水头村昔日

发布时间:2021-12-8 12:51:32   点击数:
北京知名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6.html

8月31日出版的《山西晚报》在第4版整版刊发“小康圆梦”专栏文章——阳曲县杨兴乡水头村:环境好了、钱包鼓了、村民乐了,文章通过村民们讲述脱贫路上以及巩固脱贫成果过程中的故事,来感受水头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一年吃不上一顿肉,现在打开冰箱,顿顿都有肉吃。”

“雨天,得爬上房顶盖油布遮雨,雪天,得爬上房顶扫雪;现在住上了崭新的坡屋顶房,雨雪天不用再爬房顶了。”

“以前种20多亩玉米地,年收入不足万元;现在培训学习了科学种植技术,10多亩玉米地,每年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

“村里开设了爱心超市,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做公益累计的积分,可以免费兑换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我有两年都没买过米面油了。”

……

说起水头村的变化,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他们说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感觉生活在云端。的确,在年开展建档立卡、精准帮扶时,全村户就有户被识别为贫困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4%。如今的水头村,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贫困户设立公益岗位,依托龙头企业实施借本还息、折股量化等分红返息,开设爱心超市等多种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8月20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水头村,走在平坦干净的水泥路面以及绿意盎然的林间小道上,坐在村民们整洁有序、花团锦簇的农家小院里,听他们讲述脱贫路上以及巩固脱贫成果过程中的故事,心情特别好。

多渠道创收村民收入节节高

水头村位于阳曲县城东北方向27公里处,海拔米,由水头、石坡头、杨庄和堂儿上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户籍人口户人,常住人口余人。

8月20日7时40分许,山西晚报记者来到水头村,天空飘着小雨,村口立着崭新的仿古门楼,从贾城公路驶入村内平整的水泥路,道路右侧是一栋两层的党群服务中心,左侧是古戏台,长满青苔的砖瓦、伤痕累累的房梁,昭示着这座戏台及整个村庄的历史。雨天无法下地劳作,村民们三三两两蹲坐在戏台上聊着天。

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记者看到了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花团锦簇农家小院,村中央的小游园……雨中的水头村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别有一番风味,根本看不出这曾是一个贫困村。

水头村村容村貌

“以前村里全是土坡路,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泥泞路,出门就得穿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最深的地方能没过小腿。现在好了,下雨穿着运动鞋就能出门了。”“我们的收入就是靠种地,以前全家种20多亩地,一年的收入也不到1万元,现在年龄大了,孩子们都出去打工,就种着十来亩地,收入还比以前多。主要是党的政策好,给我们进行培训,科学种植,产量多了,收入自然就多了。”“不光是种地的收入,现在村里有光伏分红,设立着8种公益岗位,每个月又增加了元收入。”“村里还有集体的牛场,年底每人每年有元的分红。”……说起村庄的变化,说起每年递增的收入,村民们异口同声。

8时25分,65岁的石先荣来到党群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的义务理发点,趁着雨天无法干农活,他想让驻村队员江贵财帮忙把头发剃了。“村里没理发店,要想理发,要么跑到3公里外的乡里,要么两个人互相帮忙凑合剪一剪。”石先荣说,精准帮扶以来,市县帮扶单位的驻村队员来到村里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帮村民理发

“雨雪天,得爬上屋顶盖塑料布遮雨、扫雪,就怕屋顶漏水。自从进行危房改造后,再也不担心漏水了。”剪完头发,石先荣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家,以前的土墙变成了砖墙,木门窗变成了塑钢门窗,院内种植着当季蔬菜,院外被花和树木包围着……

已经脱贫的石先荣仍将“精准帮扶户”的牌子挂在大门口,他说这块牌子能时刻提醒他不忘党和政府的帮扶。村里的房子平时是他和老伴居住,儿子在政策的帮扶下搬迁到县城的阳兴新苑小区,当时只花了万余元就住进90平方米的新房里,目前附近小区的房价已到了每平方米元。

石先荣夫妇

不止是居住条件的改变,生活条件也大不一样。以前一年吃不上一顿肉的石先荣,现在冰箱里啥也有,顿顿都能吃上肉。“作为精准帮扶户,我们享受了很多好的政策,老伴张粉仙左腿骨折后住院,花了近2万元的住院费,我们自费的部分只有元。孙子上学还有教育补贴。”石先荣说,在好政策的帮助下,种庄稼的收入比往年高了,同时还有村里提供的公益岗位,每月还有元的收入,加上村里的分红和他跟着施工队给附近村民们盖房子的收入,他一年下来的收入有3万余元。

开设爱心超市激励村民共建美丽乡村

在水头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间特殊的“爱心超市”,超市里陈列着米、面、油、被子、牙刷、牙膏、晾衣架等大大小小近百件生活用品,超市的物品是帮扶单位筹集资金购买或者爱心企业捐赠的。超市的服务对象是全体村民,超市里的商品不用花钱买,而是用积分兑换,少则5分,多则60分。一袋20斤的面要60分,一袋20斤的米要40分,一桶5L的油要40分,一罐杀虫剂要10分,一个喷壶要10分。

如何获取积分?驻村工作队制定了详细的积分兑换细则,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生动力、配合工作等方面,制定了详细分值和兑换办法。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在全乡率先将《学习强国》积分用来兑换爱心超市积分,每满0分能领10分的积分兑换卡。爱心超市自年6月开设后,68岁的脱贫户刘计林每天都要在《学习强国》上学习,他的积分已达到分,仅学习强国一项就兑换了爱心超市里的余分积分卡。“全村学习强国积分前10名的村民中,刘计林的分数是最低的,最高的村民已有余分。我们村《学习强国》积分始终在全乡7个村中排名第一。”水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炯说,村里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带着村民们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到每天在APP上坚持学习,让村民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爱心超市的设立,提升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弘扬了中华美德,更增加了村民们的向心力、凝聚力。

村民们在爱心超市里选购商品

水头村党支部书记肖保云说,除了细则里的积分外,村里还会不定期举办活动,进行积分奖励,如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来,他们对每家每户进行评比,评出5户五星“最美庭院”,15户四星“最美庭院”,三位在整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公益事业标兵”,给出的奖励分别是0元和分超市积分,元和50分超市积分,以及分超市积分的奖励。“现在,爱心超市我们已经兑换了9期,积分奖励村民累计人,至今已有人用积分兑换了商品,兑换商品的价值2万余元。”肖保云说。

一个上午,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人来人往,陆续有村民们拿着积分前来兑换商品,还有村民来请教如何下载国家反诈中心的APP。“村民们兑换米面油的要多一些,这不油都被兑完了,驻村工作队的于涛正在市里采购呢。”肖保云说,开设爱心超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村民共治共建美丽乡村。

刘计林用手里的分,花分兑换了一袋米和一袋面。也有村民看到没有食用油,离开超市,说他们过几天再来兑换。76岁的村民刘还龙用积分换了一袋面,他说家里已两年不买过米面油了,平时帮扶单位会带着米面油来慰问,没有了就到爱心超市用积分来兑换。“村里没有粮油店,以前要去乡里买,现在的日子多幸福。”

肖保云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他们对村里的一些脱贫边缘户进行精准帮扶,驻村工作队出资5余元,为脱贫户不稳定户、边缘户购买了多只鸡苗。除了村集体牛场的分红,还为他们安排了信息员、保洁员、水电管理员等公益岗位。下一步,他们将在抓项目上下功夫,比如利用红色资源,改扩建石坡头党支部旧扯,修缮古戏台等。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继续改善下水管网、新建杨庄文体活动广场。“助力脱贫攻坚,振兴水头全村,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只有让村民们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生活方式,才能推动人居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多措并举展开杨兴乡村振兴新画卷

杨兴乡辖水头、杨兴、坪里、鄯都、石槽、温川和贾庄7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户人。年建档立卡,全乡所有行政村均为贫困村,贫困人口户人。全乡耕地面积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为主,养殖业以牛猪养殖为主。森林面积.7亩,森林覆盖率达37%,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驻村工作队员帮村民理发和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杨兴乡党委书记白转生说,脱贫攻坚一头连着党的为民情怀,一头连着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对此,杨兴乡通过9大举措,蹚出了一条“斩穷根、奔小康”的脱贫新路。在产业扶贫方面,全乡累计使用扶贫资金.8万元,实施了养殖、种植、加工等17个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村村都有主导产业,年起实现各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在宜居宜业方面,投资5余万元建成三个集中安置点,移民搬迁户、人,共实施户农村危房改造,修建乡村道路26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电、通网,村村都有深层井、户户都用自来水。此外,在教育扶贫、就业增收方面,累计为名贫困学生资助学杂费、助学金等60余万元,同时对余名贫困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户户村民都有致富门路和增收途径。在生态扶贫方面,与县林业部门签约聘用贫困户护林员50名,9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在造林绿化工程中雇佣季节性临工,累计带动贫困户人(次)年均增收元以上,其余贫困户设立森林管护宣传员全覆盖。同时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先后注入羊驼基地2万元扶贫资金,每年通过借本还息、折股量化等模式,向各村返息分红万元,依托县级光伏电站运营收益累计分红近万元。村级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助困基金、集体福利事业用工等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采访中,白转生告诉记者,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离不开上级有关部门、对口帮扶单位的倾力支持。十三五期间,余名第一书记、市县及城区帮扶队员共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10个市级帮扶单位累计筹措资金余万元,城区及县级各帮扶单位累计筹集资金0余万元,全方位帮助各村发展产业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激发内生动力、提前脱贫摘帽。

展望十四五,白转生说,他们将紧紧围绕“守红色初心、担绿色使命、树振兴标杆、建大美杨兴”的奋斗目标,从红色、绿色、白色、黄色四种基调和打造五大功能区来推进乡村振兴。“红色”就是保护、修缮、宣传好东阳曲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石坡头第一党支部、石槽惨案、籍营惨案等红色旧址,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绿色”就是守护好23万亩森林,通过发展沟域经济、森林康养、生态观光等,吸收富余劳动力增收,打通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白色”就是扶持羊驼基地开发文创产品、科普实践、农耕体验等领域,形成异域风情特色经济板块,与此同时,利用现有的风电项目,发展风车观光、“阳曲天路”景观以及房车营地等项目;“黄色”就是规范现有的余头黄牛养殖,在全乡划定禁牧区、限牧区、宜牧区,逐步实现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三退两进”的目标。另外,结合全乡“十四五”总体规划,在全域范围内打造康养健身休闲区、生态观光度假区、红色教育科普区、村庄治理示范区和人文学术融合区五大功能区,绘就大美杨兴新画卷。

监制:张秀丽编审:赵治军

责编:虔嘉编辑:胡凯丽

来源:山西晚报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td/1411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