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
——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主责主业,持续增强科技园核心竞争力。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始终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速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的统筹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视察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两年来,科芯科技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筹建了自主创新技术研究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夯实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AIPA系统已成功落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等多地,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作出滨海贡献。”
年元旦,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夏斌,和团队里多位同事一起,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迎来了新年。
眼看着在园区新建的自动化厂房和办公基地即将投用,王夏斌干劲十足。他告诉记者:“此次整体搬迁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我们把研发的板块整体迁过来了,主要进行车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航空清洗材料领域的研发及制造。同时,蓝星清洗在项目落地后已经迅速和本地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沟通合作,积极融入到园区的自主创新之中,培养创新人才,攻克企业痛点,共同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主责主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在加速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的统筹能力。
“两年前,我非常荣幸能够全程参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接待汇报任务,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园区工作成果的肯定和殷殷嘱托。”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书记、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说:“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高效组织产业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完善园区配套,成立了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把党建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家,注册资本金达.5亿元。接下来,我们要深化园区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组织,持续完善营商环境,以协同创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奉献一份力量。”
如今,创新火种已在园区成燎原之势,创新基因正在园区持续迸发。
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5家,同比增长%;国家科技中小企业65家,同比增长%;雏鹰企业达57家,同比增长%;拥有5家市级众创空间;市级以上双创载体达6家;离岸人才基地落地海外项目26个;吸引各类人才余人。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卡雷尔机器人、致导科技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以赛优医药、仁合益康等为代表的生命大健康产业,以蓝星清洗、达因建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产业,全力打造有灵魂的产业园区。“我们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实现园区工作高质量发展。”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表示,两年过去了,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不少园区企业正在拥抱前沿科技,实现了新突破。
纷至沓来的不仅有优质的企业和项目,还有量身定制的政策“大礼包”。
滨海新区16日发布了新一轮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样板。
统计数据显示,年至今,滨海新区承接疏解项目个,协议投资额.1亿元,已超过年至年三年之和。其中,年承接疏解项目个,协议投资额.9亿元,比年投资额翻了一番。截至年11月底,滨海新区已承接非首都功能重点项目超过个,比年项目数翻了一番,协议投资额已超过亿元。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到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初步构建成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年,形成成熟的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年,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
(来源:天津日报1月18日头版)
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