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精美的山西文化名片”《法显》『会演
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时间:年7月5日至8月3日
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正在如荼进行中。
每台演出结束后,文化部都组织专场评议会,约请戏剧专家点评剧目,深入探讨。
我们将陆续推出各剧的专家点评集锦,以飨诸位。也欢迎大家参与更多讨论。
襄垣秧歌《法显》
演出单位
山西襄垣秧歌剧团
本文由文化部艺术司授权发布襄垣秧歌《法显》专家评议会
年7月15日晚演出结束后,有关专家随后召开了专家评议会,对该剧的演出情况进行点评。
精彩点评
王安奎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法显》这个戏以山西襄垣人法显为题材,也是为山西奉上了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通过编剧和导演的创造,通过精致的舞台处理,法显这个人物生动地立在了舞台上。法显舍身求法,矢志不渝,让我们体会到佛教博大的思想和胸怀。关于佛教人物的戏,既难写也难演。导演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通过多媒体展现出异国情调,全部戏不枯燥、有趣味。关于这个戏,我有几点建议:首先,佛经的根本是哲学,求法应集中于对宇宙人生道理的寻求,而不但仅是求戒律。其次,与法显同行、后来决定不回东土的这位僧人的心理线要突出,并应做相应的铺垫,不能仅仅成为符号。
”赵伟明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一,《法显》的题材抓得好,在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将历史文化人物与地域文化性相结合,创作这个戏特别有眼光。剧本顺,有戏,抓人。第二,二度创作水平高。在导演的兼顾下,全部戏生动、感人、好看!第三,舞美设计有创新性,有力烘托了法显行走的变化。第四,演员的表演沉稳,有豪情,能够准确掌控人物,演唱水平高。第五,音乐设计举重若轻,他将襄垣秧歌剧中的唱腔旋律与异国风情的歌唱较好地融会在了一起。最后,建议该剧在宗教的情怀、境地、思想和感染力上进一步深入发掘。
”马惠民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地方戏曲系主任
一级演员
《法显》的剧本、舞台设计都好,LED、投影应用奇妙。现今的社会是浮躁的社会,这部戏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的作用。全部戏的舞美非常干净,舞台旋转台的应用恰到好处,成功地烘托了气氛。法显这位演员特别优秀,他的表演游刃有余,人物掌控由浅入深。从演员的唱做都可以看到导演的整体舞台观念。另外,该剧的音乐很好,唱腔流畅。与佛教有关的戏能够如此吸引观众,说明这部戏特别成功!
”谢振强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
我第一次接触襄垣秧歌,感觉非常古朴、纯粹、醇厚。该剧的音乐唱腔豪放、有豪情,但是不失于细腻的表达,富有极大的张力。作曲和演员的表达这两个重要环节非常到位。这个题材触及佛教音乐与印度音乐这两个地域文化特点,该剧准确掌控音乐的语言。和声音色的应用与戏剧内容相贴切。乐队应用民乐队,效果很好。唱腔、音乐、配器调和统一。但是,该剧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唱腔结构与板式的局限,该剧的板腔变化较为单调;个别耳熟的音乐语汇使用不太贴切;打击乐略为单调。
”张之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襄垣秧歌历史悠久,具有民间性、草根化、唱词质朴的特点,该剧种的程式主要借助上党梆子,但又相对自由,常常会借助民间歌舞的情势。这些剧种特点都成功地展现在今晚的演出中,尤其是用民间歌舞表现异域风情。一个民间性很强的剧种与佛教题材的结合是一种挑战和突破。在剧中,我既看到佛法精神,也看到剧团对剧种的保护。剧中主演唱得很好,关键唱段让人感受到剧种高亢豪放的唱腔和充分的情感。在外部出现上,僧人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的一场,将程式化、技艺化与内容较好地结合。该剧体现出导演重视舞台戏曲化表达的观念与意识。该剧的不足在于女演员的塑造有些薄弱,唱段设计单薄。
”陈曦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为法显这类高僧立传其实不容易,西行取经的事情意义重大,将这一题材出现在舞台上,对编剧、导演、主演来讲,都有一定难度,但是,该剧完成得很好。从该剧的人物设置方面而言,我有两个想法:第一,能否对法显同行的僧人多一些刻画与描述。第二,方丈的设置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法显的人物形象。对秧歌剧的剧种特点而言,能否在音乐完善的条件下,加上一些的富有特点化的舞蹈、技艺、锣鼓,以展现剧种的特点?
”王焱
北方昆曲剧院专职编剧物欲横流的社会非常需要艺术作品引导人心。《法显》的出现让我欣喜,它充分展现出编剧的思想高度。首先,这是当代社会缺少且需要的艺术作品。它荡涤人们的心灵,符合当代社会的信仰与寻求。其次,该剧的结构回归了戏曲的编剧特点,围绕着法显取经这一人一事展开叙述,符合戏曲从复杂中提纯进行展现的特点。《法显》符合佛教精神,可以看出编剧对佛法是有研究的。最后,我认为,倘若将该剧解释性的文字说明以采取伴唱的方式进行描写,效果会更好。
”文稿兼顾:张之薇发言整理:苏文惠戳图片,回看襄垣秧歌《法显》更多详细介绍▼
31台大戏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中科医院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