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替朋友报警,他也许不会卷入诈骗案中;如果不是贪念作祟,他也许能前程似锦,安然地生活着;如果没有被判刑入狱,他也许还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宁愿倾其所有换回自由;如果……每晚临睡前,宇森总会用如果去猜测既定的结果,一遍遍地自责,在后悔中辗转反侧。
宇森是家中的独子,一直在父母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从小,宇森就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却单单对学习不感冒。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宇森进了北京一所职业学院学习。毕业后,父母又张罗着把他介绍到北京一家广播影视协会工作。工作期间,宇森经常看到一些手拿专业相机的人在一起交流拍片心得,看他们聊得起劲,宇森就凑上去听。后来,宇森干脆买了台相机自己琢磨,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宝贝”。一位协会委员看到宇森如此热衷摄影,于是在他的推荐下,宇森进入某传媒大学系统学习摄影、摄像。接下来,宇森的生活轨迹渐渐发生了改变,他进入电视台当摄像记者、电视编导、带团队独立制作宣传片。5年间,他整日天南海北地跑,自然而然地结交了不少朋友,也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妻子小惠。
得知宇森有了女朋友,父母高兴地合不拢嘴,并开始操办他们的婚礼。当然,父母还是希望儿子在婚后能有份安稳的工作,于是他们又开始托关系找人,给宇森谋了份“稳定”工作。婚也结了,宇森的生活总算步入了正轨。在外跑惯了的宇森怎能轻易过着“喝茶翻报纸”的闲散日子,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又干起了“老本行”,到各大城市制作宣传片,开始了第二职业。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认为宇森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日子了,然而……
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却被贪婪击得粉碎
那天下午,宇森像往常一样在单位整理拍摄的样片。两个人走进他的办公室拿出证件,“我们是公安局的,有些事情需要跟你了解一下”。宇森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在民警的询问下,他开始一点点地回忆起几个月来发生的一些事和朋友的反常举动。
几个月前,宇森收到生意伙伴张强的一条短信,“我帮人办贷款,事情没办成,他把我们扣在了山西。”宇森赶忙回复:“告诉他这样做是非法拘禁,应该报警。”出于兄弟情谊,宇森没有多想,就帮张强报了警。之后,日子照旧,宇森还是继续全国各地出差拍片,报警这档子事也被他渐渐淡忘。直到有一天,张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才问起报警的事。
原来,有个山西的洗煤厂老板要买煤矿,想贷款一个亿,通过朋友找到张强办贷款,还给了张强万作为活动经费。夸下海口的张强满口答应却迟迟拿不回贷款,洗煤厂老板急了,就把张强和他的朋友扣起来让他们退钱。张强还毫不掩饰地告诉宇森:“贷款哪那么好办,现在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你认识这么多人,也想想办法。”见宇森有些犹豫,张强又说:“钱在我这,给你一部分先办着,你看行吗?”宇森明明知道张强这么能耐的人都办不了,自己也只能是试试看,况且送到手的钱不挣,岂不是傻子?他爽快地答应了。
为了挣这笔钱,宇森试图联系身边的银行朋友帮忙,但贷款的事还是没有着落。没多久,张强给的钱就被他心安理得地花出去一大半。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贷款仍旧杳无音信,洗煤厂老板再次找到张强要钱,张强却让他去找宇森。气急败坏的洗煤厂老板把宇森堵在了单位门口。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宇森赶忙联系朋友,凑了50万元交给了洗煤厂老板,让洗煤厂老板打了张还款收据。万元白白打了水漂,洗煤厂老板将他和张强等人告上了法庭,认为他们是有预谋的诈骗。后来,张强等主犯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宇森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他的生活彻底脱了轨。
他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努力寻找新的方向
刚入监的那段日子,宇森总是愁眉苦脸,不愿接受现实。他时常在想:难道我真的要在监狱里度过13年吗?我该怎样面对我的家人和朋友?直到父亲第一次来探监,他之前所有的顾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那是个初夏,年近八旬的父亲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太原。见到父亲,宇森的心不自觉地紧了一下。他发现父亲有些驼背,说话的语速变得很慢。父亲像往常一样跟他聊着家常,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案子的事只字未提。宇森不敢直视父亲,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父亲没有埋怨,只在探视将要结束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你被判一年,我们跟着你判一年;你判了无期,我们就跟着你一块判无期。好好改造!”宇森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他只是不想让儿子有过多的压力,他想告诉宇森,犯错不可怕,努力改正就好。
“我会好好的,等着我回来”
书信来往拉近了宇森与家人的距离。信里头,妻子总是报喜不报忧,“我们都挺好的,你放心吧。”“女儿参加全国健美操比赛,拿了亚军。”“妈最近生病了,不过不要担心,我们照顾得很好,很快就能痊愈。”尽管写得都是些家常,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问候让宇森的心里暖暖的,让他觉得一家人一直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妻子觉得瞒不住了,告诉宇森母亲去世的消息。其实,从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起,他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知道妻子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他安心改造。
每天,宇森都卯足了劲地积极改造,由于表现出色,他两次被批准减刑。再有两三年,他就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想想这些,宇森就兴奋不已。
自从监狱开展了“书信文化”活动,宇森把给妻子写信当成了日常必修课,他把电话里没有说出口的话都写在了信里,妻子总会及时地给他回复,畅想未来。闲暇时,宇森就拿出妻子寄来的信和照片翻看,寄托思念。
对于出狱后的生活,宇森既渴望又忐忑。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见到父亲,他不知道如何向女儿解释这些年来他的离开,他不知道见到妻子的第一面该说些什么。但他知道,他们都在盼着他回来……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山西法制报记者潘帅
信中有信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宇森就因为贪欲和一些无节制的人勾肩搭背,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使欲望成了脱缰的野马,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在监狱的改造生活中,“书信文化”激荡起道德的涟漪,擦亮了他向善的镜子,唤醒了他心中的“道德律令”,在他心中播撒下善的种子,让他懂得了“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若不遏制贪心和私欲,就必然会给自己建造一座地狱。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节制和掌控自己的欲望,让欲望成为奋斗的加速器,而不是堕落的催化剂;要远离诱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沉淀出成功的事业和道路。
太原第三监狱民警张海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