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海仲裁案由何而来?中国为何不参与不接受?
年1月22日,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争端提起强制仲裁,并声称其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
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述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以及仲裁庭对本案明显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理据,未来裁决结果作出后,也将不承认、不执行。
有人说,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可能要被扣上“藐视国际法”和“怕输”的帽子。对此,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曾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来反驳:“足球场上,一支球队如果明知对手和裁判已经串通一气‘吹黑哨’,怎么还会同意进入赛场比赛?不仅球队不会接受,广大球迷和观众也不会接受。”
2、什么是强制仲裁?为何说南海案仲裁庭没有管辖权?
如果说菲律宾都没有“比赛资格”,那这个“黑哨”还执意吹罚比赛显然就是荒谬的,况且这个“黑哨”也根本不具备裁判资格。
先来了解什么是强制仲裁?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立的一种新程序。但是,强制仲裁同谈判协商等方式相比,是次要的、补充性的方式。它的适用有多项条件限制的,而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未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在此列举主要三项:
首先,菲律宾所提诉求本质上属于领土主权争端,而这不属于《公约》适用的事项,更不属于强制仲裁程序的适用范围,仲裁庭无权管辖。
其次,如果有关争端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等,缔约国有权声明不接受强制仲裁。安理会“五常”中,除美国未加入《公约》外,其他四个国家都进行了排除性声明。这种排除对于其他缔约国而言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上述被一国排除的争端,其他国家不得提起,仲裁庭也无权管辖。仲裁庭此次将“与海域划界相关的争端”解释为“海洋划界本身的争端”,大大缩小了该排除性事项的范围,是对《公约》条款的错误解释。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违背了《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制度设计和立法本意。
再次,《公约》规定,如果当事方自行选择了其他方法解决有关争端,也不应提起强制仲裁,仲裁庭也没有管辖权。如前所述,中菲还达成了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在南海的争端的协议,菲律宾无权单方面提请仲裁。
总之,菲律宾提起仲裁没有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属于典型的滥用《公约》规定的强制仲裁程序。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这个仲裁庭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其仲裁事项更谈不上所谓承认和执行的问题。
3、菲律宾炮制了哪些我们莫须有的“罪名”?
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仲裁事项大致分三类:一是中国在南海主张的“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符;二是中国依据南海若干岩礁、低潮高地和水下地物提出的海里甚至更多权利主张与《公约》不符;三是中国非法干涉菲律宾基于《公约》所享有和行使的权利。
中国南海九段线
明眼人一看便知,菲律宾提出的所谓仲裁申请,实质目的是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仲裁机制的漏洞,否定“九段线”的意义和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从法律上否定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将其非法窃取中国南沙岛礁的行为合法化。
4、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理亏在什么地方?
沿用前文“足球比赛”的比喻,中国之所以“不同意进入赛场比赛”,还因为菲律宾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对手,菲律宾单方面提前仲裁本身就违背国际法,而且是多重违法,也可以说是背信弃义。
第一,它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2年,中国和东盟十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四条明确指出,“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菲律宾违反其在《宣言》中所作承诺。
年9月20日,美国及菲律宾在菲律宾海军基地举行联合军演,军演地点距黄岩岛仅公里。(图/CFP)
第二,它违反了长期以来中国和菲律宾政府之间达成的谅解。这个谅解就是双方要通过友好协商来处理南海分歧。如年9月1日,时任菲总统阿基诺访华,中菲发表联合声明重申通过和平对话处理南海争议。菲律宾随意背弃承诺,其国际信誉何在?
第三,它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相关原则,即进行仲裁的前提,是必须穷尽所有的政治和外交手段,而实际上中菲之间在南海问题上曾保持着沟通。菲律宾事先没跟中国有任何沟通,就一纸诉状递到仲裁庭,这是别有用心。
5、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如何形成?都有谁?
再来认识一下前文所描述的“黑哨”,即所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
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柳井俊二在接受菲律宾年1月强行提出的仲裁案后,于当年5月组成由五名专业人士组成的仲裁庭。根据仲裁庭书记处公布的消息,五人临时仲裁庭包括:
菲律宾方面指派国际海洋法法庭现任法官、德国人吕迪格·沃尔夫鲁姆在仲裁庭中代表菲律宾;由于中方不参与仲裁,因此剩余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柳井俊二到底是什么来头?
柳井俊二现年79岁,在日本外交部门工作40多年,曾任日本外务省次官和驻美大使,5年成为国际海洋法庭法官,年至年担任国际海洋法庭庭长。
柳井被认为是日本右翼鹰派人物的代表,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核心智囊,是日本推进修宪和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的法律推手。
此人出任庭长,裁判官由他任命,仲裁庭的公正性可想而知。
6、中国不承认不执行裁决结果,是否违反了国际法?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恰恰是依法行事。
重要的道理再说一遍。南海问题包含两个层面的争议:一是主权和领土争端,二是海洋权利争端,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对后者有裁决权。中国已于6年根据《公约》作出排除性声明,将涉及海洋划界等方面的争议排除在《公约》规定的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之外。换句话说,国际仲裁庭对南海争议无管辖权。所谓中国违反国际法的说法,不攻自破。
3月8日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中国政府不接受南海仲裁案,完全是在依法行事。”
7、不利裁决是否会影响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南海仲裁案显然会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但无论仲裁庭作出什么裁决,都不会改变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和事实,不会动摇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也不会影响中国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以及与本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政策和立场。
这是一场综合实力和意志的较量,涉及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事没有妥协空间。
8、南海仲裁案背后隐藏了美国怎样的意图?
从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美国就如影随形。而且每每谈及仲裁案,美国都要抬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仲裁美化为践行国际法的高尚举动,而给不参与、不接受仲裁的中国扣上违反国际规则的“帽子”。但荒唐的是,美国动辄大谈《公约》权威性,而自己却至今仍未批准加入《公约》。
美卖力扮演“庭外仲裁员”,实为别有用心。
首先,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国在南海“拉帮结派”,为菲出谋划策、指点支招,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次,把此次仲裁的效果做大,使其产生示范效应。西方不少媒体已在鼓动南海周边国家效仿此法,针对中国提出仲裁。美还正在酝酿仲裁后行动,一旦结果公布,美很可能引导西方舆论加大对华压力,并将中国此后在南海开展的所有主权范围内的合理活动,都扣上“反抗仲裁”的帽子。
其三,强化地区同盟关系。美菲已经以“共同应对中国威胁”为名加强军事合作,各取所需。美意欲进一步拉近与地区盟友的关系,将更多先进舰机部署到亚太地区,全面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服务其利益和“地区主导权”,为围堵中国、牵制中国发展披上正义的外衣。
▲年6月18日,菲律宾海域,美国海军“约翰·C·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CVN74)和“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CVN76)组成双航母编队。两艘航母的舰载机联队起飞多架战机和直升机升空,组成编队展示武力。(图/CFP)
9、日本为何会支持南海仲裁案,想在南海扮演什么角色?
除了美国,日本也不愿做南海问题的“看客”。日本官员在多个场合明确支持菲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争端。日本还刻意与菲越等国就海上安全问题进行政策协调,并考虑提供舰艇装备。
在日本的计划中,南海局势复杂化将牵制中国精力,方便日在东海开展行动。日本还以此为美承担义务。近年来,美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投入巨大,力不从心。因此要求盟友帮助分担责任。日响应号召,在南海等问题上紧跟美步伐。
10、一些国家不断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司法化、军事化,进一步扩大事态。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中国解决南海岛屿争端的思路是什么?
在南海问题上,对话协商才是正道。中方倡导“双轨思路”,以和平方式、协商解决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共同维护。
中国与东盟国家早在2年就达成和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直接当事方可先行探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效管控分歧的办法;而后,可通过友好协商,寻找有效的解决争议办法。中国和东盟国家则可通过合作,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内容,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并进一步探讨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各沿岸国开展合作的新途径。
某些国家在南海无端进行军事挑衅,任意横行,才真正造成南海军事化。对于个别域外国家的挑衅行为,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回应的已经很清楚:“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7月8日,中国海军组织上百艘舰艇和数十架飞机以及部分岸导发射单元,在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域举行实兵实弹对抗演习。
公道自在人心。任何人、任何国家,只要不抱政治私利、只要了解南海问题历史经纬,都会理解和支持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正义立场。
关于南海问题,习近平主席这么说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阐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年3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当地时间3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期间,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见时说:
“中国坚定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同有关当事国直接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中方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同时不会接受任何以航行自由为借口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行为。希望美方恪守在有关主权和领土争议问题上不选边站队的承诺,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年4月28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凝聚共识促进对话共创亚洲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说:
“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定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中方愿同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年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此外,在6月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峰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等多个场合,习近平主席与外国领导人就南海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并在签署的有关文件中对外宣示共同立场。
6月18日,中塞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一致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应根据双边协议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
(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6月2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五周年塔什干宣言》,“成员国确认,应在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维护海洋法律秩序。所有有关争议应由当事方通过友好谈判和协商和平解决,反对国际化和外部势力干涉。为此,成员国呼吁恪守上述公约、《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及落实宣言后续行动指针全部条款。”
(年6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6月25日,中俄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中俄主张根据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规定,在国际法原则基础上维护海洋法律制度。所有相关争议应由当事方基于友好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反对国际化和进行外部干涉。双方呼吁,应充分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所有条款,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落实该宣言的指导原则。”
从习近平主席有关表态和外交国务活动,可以看出其中的几个核心要义:
一是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二是主张同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反对国际化和进行外部干涉。
三是主张在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维护海洋法律秩序。
四是希望美方恪守在有关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
五是坚定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对于领土主权问题,不妨回顾一下习近平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的一段论述——
“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推荐阅读山西的亲们注意!开车打电话、往车外扔东西、不系安全带……真的会被处罚!
祁县乔家家规、家训都上了中纪委网站啦!你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吗?
综合央视新闻(cctvnewscenter)、新华视点(XHSXHSD)
编辑:贾瑞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