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脱壳化蝶“实业村”
平遥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在矿泉水项目带动下,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可达到10.35万元,比保底收入的7万元超出3万余元,前景很可观。”谈起阮廉庄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平遥县段村镇党委书记张旭峰触动很大。年,段村镇阮廉庄村以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创办矿泉水生产项目,探索形成了保底收益的分配机制,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
近年来,平遥县委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认真贯彻市委基层党建“一带三创全域升级”部署要求,以“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为牵引,以“五个一”集成升级为抓手,深入实施“消薄壮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扩面、提质、增效,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一个个鲜活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点缀平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党委统筹: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
平遥县委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作为基层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制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平遥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工作方案》,逐年确定目标任务,推动“县有总规、乡有规划、村有计划”,建立县、乡、村三级台账,将工作部署会一杆子开到村。
今年伊始,平遥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常委会专题研究,第一时间布局启动18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找准“消薄”发力点、拓展“壮大”增长点。为确保扶持项目做一个、成一个、强一个,县级财政配套万元扶持资金,成立10个部门组成的项目专班,实行“统一把关、统一流程、统一包联、统一监管”机制,开展3轮县级评审,精准选村上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支部攻坚:从“抓而无力”到“破题开局”
平遥县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无耕地、无产业、无企业、无人力”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在全县启动“五个一”创建活动,壮腰杆、挺脊梁。村级集体经济要实现“脱壳化蝶”,选优配强“领头雁”是关键。近年来,平遥县累计下派驻村第一书记40名,选派36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农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引导村级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支部领导核心地位,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党组织因软弱涣散无力抓集体经济的问题。
全县上下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发展。向个村集体注入1.48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实施集体经济提升项目个,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年收益将达到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个村组完成清产核资,完成比例%;股权量化完成村组个,挂牌成立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和个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分红余万元。
利益联结: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平遥县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积极发挥乡党组织作用,采取乡党委牵头,村村抱团发展的模式。长山药是平遥“三宝之一”,岳壁乡是传统长山药种植片区,岳北等周边6村种植面积近0亩,但各村各自为战、分散经营,集体经济规模小、收益低、风险大。在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岳壁乡党委聚焦问题,反复调研,确定“岳壁乡长山药小镇”项目,整合分散资源资产,促使6个村“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握指成拳形成整体效应。
实现“抱团取暖”,必须找准组织与群众、集体与个体之间最好的利益联结,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是基础。东泉镇水磨头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纽带作用,依托本村传统产业,按照“党支部+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用活6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同晋伟中药材合作社联合创设中药材粗加工点,打造家门口的扶贫产业,达到了“村社联营、解决村集体、农户增收”的目标。段村镇阮廉庄村集成多方要素为一体,创办矿泉水生产项目,探索形成保底收益的分配机制,今年年底预计实现45万元利润额,村集体收入10.35万元、村民每户收入元,三方股东互惠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产业布局: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平遥县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坚持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发展集体经济,在落实市委“六条路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资金跟着产业走、项目推着产业走”的融合式发展模式,集体经济区域连片集群、支撑要素富集的新路径迅速集成,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旅游三产为主的城郊区;以种植业托管、养殖业为主导的河西片区;以乡村旅游、干鲜果、杂粮为主的东部丘陵山区三大资源主导区域,构建起了七大融合发展模式30余种具体发展路径。
在南城、道虎壁等一批“老典型”的带动下,全县个行政村“小步快跑”,特别是今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扶持政策,加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点并进、全面开花。目前,18个项目建设主体已全部完工,撬动村级自筹或企业投入.03万元,9个项目已达产见效。所有项目达产达效后,将为25个村年增收万元,13个村集体增收达10万元以上,9个村达20万元以上。全县个村,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占比91%,87个村,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比41%,全县村集体收入突破万元。
编辑:寻真
审核:加强
来源:晋中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