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历史 > 山西省政府召开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

山西省政府召开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

发布时间:2021-7-7 12:11:04   点击数:
鍒濇湡鐧界櫆椋? http://m.39.net/pf/a_6442885.html

4月25日,山西省属国资国企改革正式吹响“集结号”。按照任务要求,年,我省国资国企将实现“”战略目标:保持国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态势,在优化资本布局、加速混改、推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三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遗留问题、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加强国企党建五个方面加强支撑;其次,达到主要经济目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以上,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经济增加值力争增长12.5%以上。

当天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对《方案》做了具体介绍,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春毅介绍《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的背景及总体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西国资国企咋改?政府对标一流寻对策

纵观山西国资国企,普遍存在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负债高、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

事实上,自全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针对既往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零碎性、浅表性、短期性问题,我省国资国企改革以补齐短板、对标先进、迅速赶超、后发优势的工作思路,“补考”“赶考”齐抓,实现了改革整体设计、深度攻坚、持续发力的重大转变。虽然纵向相比取得的进步不小,但横向与兄弟省份比,特别是按照对标一流的标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目前,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呈现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山西更是处在难得的窗口期和攻坚期,如果这次在改革浪潮中落下了,那么给后来人留下的必定是一份难补的功课。

基于这样的责任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推动山西国资国企改革整体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国资委抓紧起草了《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起草历时四个多月,经过六轮较大修改,吸收了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先进经验,省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亲自上手修改,征求了国务院国资委及24家省直部门意见,最终经第次省委常委会审议后,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正式印发全省。在这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方案》充分吸收4月15日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会上骆惠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本次会议的重要制度性成果。

《方案》分为两部分,共八方面42项条具体改革举措,共计1万9百余字。

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统计监测体系

谈改革,避不开稳定。对于山西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并非“一视同仁”。对于战略性产业,山西仍将掌握绝对控股权;而如太钢样的竞争性企业,则要在集团层面开展股权多元化混改;而技术性行业,甚至可以做到民营资本绝对控股,最终实现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针对市县国企改革进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方案》提出:市县党委政府要统筹设计国企改革方案,分类推进改革。对公益类企业可适当保留,积极开展混改,引入市场机制。对平台类企业,要求其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更好发挥作用。对竞争性企业全面开展混改,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强做大,允许国有资本退出;对名存实亡的企业要破产关闭、注销出清。同时,改革中要着力解决好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

这意味着,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适用的是“一企一策”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导向性,建立考核指标听证制度。

此外,对于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应付账款,今年我省将持续加大清理应收账款力度,进行同步清付,初步计划用两年时间,健全国企内控体系,强化对重大风险问题的处理和追责问责。提前15天做好对大额到期债券的预警和评估;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企业融资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并开展滚动模拟压力测试。

针对国企历史遗留问题,市县政府要将“三供一业”维修改造财政补助加快使用到位,研究解决国企职工福利性住房的产权问题,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重点启动市县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力争全部完成户省属“僵尸企业”出清任务。压减法人要新增户,确保到年累计压减户以上,压减率30%。

在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举措上,山西将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统计监测体系,精准把握国有资本进退流转方向;全国第二家制订《国有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对省属国企的“培育类”产业,进行动态管理,为新兴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重磅问答

山西的国资国企改革,涉及千万个家庭。企业到底怎么改?工人股权怎么拿?每一个问题,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问:自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以来,推进集团层面混改便是重点,目前民企参与国有企业混改有什么问题?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改?

省国资委副主任张宏永答:

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混改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国有资本体量巨大,而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不足,没有相匹配的实力,参与集团层面的混改相对比较困难。

其次,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负债高、体制机制不活。

此外,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对企业股权设置存在分歧。国有资本担心失去控制权,有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民营资本担心没有控制权,自己在企业中就没有话语权,无法保障自己的股权权益。

最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价值取向不一,容易形成利益分歧。另外,双方在企业文化、制度规范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异,在混改中可能存在企业融合难的问题。

在推动混改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整体上加大力度。运用进退流转等多种方式推进混改,将混改层级从子公司提升到一级集团,从非煤企业扩大到煤炭企业;将混改数量从局部试点扩大到全面推开,从以新设增量企业混改为主扩大到与存量企业混改并重;将混改方式从以债转股为主,向多种方式转变;将持股对象从非上市企业向上市公司集中;特别是加大混改项目推介力度,推出一批更具吸引力的优质资产和项目;将持股比例从绝对控股降低到相对控股,放开股权比例限制,让投资者有更大的股权比例空间。我想这后两条对民营企业将会有更大吸引力。

其次,分类推进。除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保持国有独资,对涉及公益领域的企业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外;所有竞争性企业,原则上都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一般竞争性子企业,允许出让全部股份;对战略竞争性企业,控股下限34%,对重大事项保留重要话语权。我想这些措施也是对民营企业的利好。

第三,在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推进省属煤企集团层面面向全国各类所有制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出一批煤矿类子企业混改项目,允许民营企业控股。推进省属国企在建煤炭、电力项目混改,允许将持股比例从绝对控股降低到相对控股,单个项目或企业可以不控股。新设立、新并购的增量新动能新产业企业,原则上都要实现股权多元化。

第四,完善配套机制。出台《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梳理混改工作流程,明确各种混改方式的审核权限、操作程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ls/1296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