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晚报_晚报简介 > 晚报历史 > 江舟劈浪作品只为那一季放歌

江舟劈浪作品只为那一季放歌

发布时间:2020-9-1 12:33:24   点击数:
饮水有诀窍养身更有效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38236.html

只为那一季放歌

作者:江舟劈浪播讲:岭南布衣

他终于醒了,依稀记得自己趴在父亲的背上,颠簸着往返了很多层楼梯,医院里。天气很热,身底下汗液黏糊糊的极不舒服,很想动一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躯体,浑身刺痛只是提醒自己尚且活着。他瞪着木讷的眼神,企图努力坐起来,低头却看到伏在床边花白的脑袋,以及不均匀的鼾声。无奈和愤怒又让他讨厌自己,父亲一定被他拖累的疲惫不堪,他尝试着想抽回僵硬麻木的双腿,又怕惊醒父亲。

可是他的努力失败了,只是轻微的一点动静便惊醒了熟睡的父亲。

“我去叫护士,液体滴完了?”父亲几乎像弹簧似的跳了起来,揉着浮肿惺忪的眼睛神经质地辨认病房门的位置。

“还不少,没事,爸!”他的表情又黯淡下来。

“呵呵,我以为里没有液体了”父亲抬起头憨笑着,眯起布满血丝通红的眼睛,顺着输液管至上而下地打量了一番。

“爸,我想坐起来,您扶我一把。”

“好好好……”,父亲看到他醒来原本就欣喜若狂,当他提出这个要求更加变得殷勤。

病房里共四个床位,他的病床紧挨在窗户的位置,病友以及家属们都为他醒来高兴着,这样的场合任何轻松喜悦都是弥足珍贵的。

“孩子,这两天可辛苦了你的爸爸,你还不听话,迷糊着好几次拔掉针管和氧气管,还说很多难听话,你记得吗?”说话的是邻床的大妈,语气好像对他很不满意。

此时他才注意到病房里男女病人竟然住在一起,四个病人中有两个是女患者,医院如此糟糕。

水房离病房有很远一段距离。父亲要出去打水,不得已只能陪着笑脸请求别的家属帮忙照看他,受托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教师模样的女人。父亲提着暖瓶出去了,几乎所有人都看到父亲的脚步有些踉跄。

他不想说话,扭头瞅着窗外,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八月的天气让人厌恶,整个病房里像蒸笼一样,所有的窗户全开着,偶尔有一丝风吹来也是熏热的难受。父亲打水回来,用毛巾在盆里温水中拧了一把,准备给他擦脸,没想到他却狠狠地挥起手臂将父亲的胳膊磕了很远,病房里马上又陷入尴尬窘迫的气氛中。

房间内大部分人的表情变得复杂,对男孩不礼貌的举动忿忿不平。只有那个四十多岁女人微笑着,也许她能够体会到这个二十五、六岁男孩的内心,因为他不甘心这个年龄被人照顾。

父亲的眼睛猛然看到男孩枕头下露出的纸角,像是做贼般的惶恐不安。医生出具的那份诊断书自己明明压在床垫子下面,为什么能跑到他枕头下面呢?他明白是自己粗心没有把诊断书藏好,被孩子发现并看到了,得知自己被确诊为原发性糖尿病,并且有轻微酮症酸中毒表现,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目不识丁,医生的字在他眼里更是是天竺梵文,却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可是本科毕业。

“爸,咱回家吧!”孩子顺手又要拔掉针管。

“啪”父亲一把夺过诊断书,并狠狠地打了儿子一巴掌。“你说啥哩?这不有起色了吗?”

他原本苍白无色的脸上印下几股红记。病房里的人热心地劝说着,这两个男人的眼睛都流下了泪水,他们为自己坎坷的命运无奈着。

他们来自一个偏僻的乡下,父亲是个木匠,母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得病去世的。为了不让孩子辍学,给母亲看病家里已经债台高筑,父亲便打消续弦的念头。没有了娘的孩子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就连感冒了也是硬扛着。长期营养不良使得孩子身体很孱弱,个性却十分内向倔强,除了学习以外,身体上的不舒服从不和父亲讲。在外读大学的时候,家里非常拮据,仅凭父亲微薄的收入完成了学业。如今靠苦力做木工的本身就赚不了几个钱,自从母亲病逝以后,父亲为了省事家里总是不动锅灶,谈活计时总要加上一条:工钱好说,须得管饭。三间破瓦房很破旧,炕上除了父亲睡的地方都是灰尘。

发现孩子日益消瘦,粗心无知的父亲总以为孩子是学业劳累,有时候多塞给点他点钱要他改善一下生活,其他的就不多问了。毕业后,孩子便放弃继续攻读的机会,到一家公司做会计了。

他终于扛不住了,父亲发现的时候,他在家昏迷着。两条腿疼痛的不能走路,头晕恶心乏力。有人说,男孩长大了便和父亲有了距离,少了更多的交流,这也许就是种下病根的原因。

中午时分,病房里更加闷热,散发着汗水味和药品味混杂的味道。

敏感的人都看得出,孩子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他使劲揪着床单,可以看得出鬓角的血管在跳动。

“讨厌的蝉,和我一块都死掉吧!”

父亲似乎在病房里寻找什么,企图把病房外柳树上的蝉赶走。重病的人是见不得喧乱的。

“呵呵,这孩子怪俊的,有女朋友了吗?”那个四十多岁老师模样的女人走到他的床边,斜跨着坐下来。

“就咱那条件和家底,谁家大人会让女儿闭着眼睛跳黄河呢?”父亲的憨厚地回应着。

“孩子,我是市一中的老师,我姓彭。我们也都算是文化人,握个手吧!”彭老师微笑着伸出手来。

男孩没有回应,敌意地打量了她一下扭转头看着窗外。对于他来讲,内心满是不公和痛恨。悲观与绝望。到这份上神仙也帮不上多少忙,一肚子知识又能怎样?生与死只不过时间问题。

“呵呵,没事,我们聊聊吧,如果你不反对。”彭老师长得好看,特别是笑起来,给人温和亲切的感觉。

男孩没有拒绝也没有表示答应,别着脸继续瞅着窗外。

“天气很热吧?呵呵,看你头上的汗。”老师扯过毛巾递给了男孩,他拿在手中却没有动。

“孩子,你的病会好起来的,关键是配合治疗,心态很关键。”老师也知道自己说了违心的话,他这样的病症是不好治的,更何况家徒四壁。可事到如今,她只能用良知和责任去关怀他、鼓励他。

“其实以前我和你一样,讨厌闷热,讨厌蝉叫,特别是午睡的时候,它总是搅人清静。为此我还建议过物业把小区里的垂柳伐掉呢!”她顺便给他倒了杯水。男孩的父亲则把水果递给了老师,老师笑笑谢绝了。

“有一次,我曾看到过一篇有关蝉的文字,便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到后来听不到蝉叫就睡不着觉。”这位女老师始终笑眯眯的,说话不急不缓。

男孩转过脸,或许因为好奇,无神的眼睛里掠过一丝诧异。

“你知道吗?蝉是勤劳的动物,它好不容易啄破树皮获取食物的时候,那些苍蝇和蚂蚁就蜂拥而至地与它抢食,骚扰到它离开为止。每年的八月,蝉会在树木上找个合适的地方啄个洞穴,将卵产进去。有一种叫蚋的动物很讨厌,尽管它们的身躯很小,但是它们很阴险。当蚋发现了蝉产卵的洞穴后,会把蝉卵刺破,把自己的卵产到蝉卵壳里,幼小的蚋卵很霸道,它们边生长边以蝉卵为食物,很多很多蝉卵就不幸地夭折于蚋卵的噬杀中,成活率大打折扣。”

“一段时间后,蝉卵发育成型,只有芝麻大小的个头,开始在树枝上不停晃荡。跌落到地上的蝉仔四处寻找自己满意的地方,然后不断地向外刨土,修筑自己赖以生活的洞穴,一些找不到合适地方的幼蝉会慢慢死去。洞穴刨好后,它会用草木的丰富汁液涂在巢穴的内壁,把粗糙的洞壁涂抹的很厚很光滑。一切就绪,自己把洞口封住,进行长达四年的地下生活,靠洞壁上的汁液生存。经过四年多漫长的黑暗生活,它才爬出洞穴来到树枝上进行艰辛的蜕皮。”说到这里,女老师变得庄重起来,端起水杯轻呷一口,她凝视着窗外的柳树露出一丝怜悯。

“蜕变后的幼蝉经过几个小时风吹日晒,身躯开始迅速长大,颜色也逐渐变黑,这时候才算真正的蝉。它们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放歌高唱着,其实蝉只有二十天左右的生命过程,但是它们是天生的歌唱家、乐天派,像神仙般地快活着”女老师俊俏的脸因激动变得红润,声调也提高了许多,看得出她对生命的敬畏。

“孩子,你想想,蝉的一生很短,需要经历四年漫长的地下生活,虽然享受阳光仅有十几天、或者二十天之久,可是它们依然乐不知疲地歌唱着,也许它们的生命极其卑微短暂,但是它们的精神又是何等的伟大!”

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命运如蝉一样可怜,还是被蝉乐观向上的精神感化,男孩的泪水夺眶而出……,在他心里或许生命的代价太大了。

“别怕,孩子!人生在世就需要这样,当我们遭遇不可抗拒的灾难时,我们自己的抗压程度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特别是被疾病困扰时,只要你面向阳光,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那么你身体里就会增加无法比拟的能量,这种能量也是一种抗体,相信自己就会康复的更快一些。”

男孩沉默着,谁也猜不透他复杂表情里到底是什么成分。蝉的故事本就是故事,彭老师不敢保证这个故事究竟能有什么样的结局。是的,她明白有些时候说教在现实面前也是惨白的,她只是在尽力着。

“爸爸,您饿了吗?吃点东西吧,或者还是睡睡吧!抽空您帮我给公司补个假。”男孩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多了一份镇定。

病房里,人们的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江舟劈浪山西晋中人,文学爱好者,擅长于小说、诗词、散文等,作品曾在多家刊物、报纸上发表。秉承文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的文字宗旨,传递一份能量、一份唯美。浩瀚人生,每个人的生命如江河中的一叶小舟般渺小,但也要勇于博击,劈浪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kotacollectibles.net/wbls/1063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